返回第六十六章 季秋之始(第2/3页)  大晋皇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压力,不然他就会吃喝等死。

    众人心中暗忖;王上这是下了定调,太府寺完不成任务,估计王上得发怒。

    “是。”

    接着姜承枭看向杜如明......身旁的虞庆则,“内史侍郎,此事你负责跟进。”

    “臣领命。”

    杜如明那边在准备婚事,姜承枭不打算给他增加工作量。

    银元的事情基本敲定,太原县令那边则忙得不亦乐乎。

    说实话,作为都城的县令,太原县令周歁其实如履薄冰。虽然太原油水多,但是架不住官也多。

    指不定哪天走路上就得罪了权贵,所以周歁其实很小心翼翼的当差。

    当昭王的亲卫将东市发现假钱的事情告知之后,周歁二话不说,立刻调集县衙所有的差役进入四市调查。

    假钱这事儿太大,一个处理不好,他就得挂印而去。

    在一番仔细搜查之后,还真发现了不少在太原销赃假钱的商人,顺藤摸瓜抓到几个造假币的。

    然后,刑部尚书韦施笕充分继承了他族兄韦施纶的长处。

    夷三族!

    抄家!

    秋后问斩,九月行刑之日,看热闹的百姓纷纷聚集在北门,看着侩子手‘咔嚓’一声手起刀落,人头滚落,纷纷拍手叫好。

    参加九月中正选士,出身清河崔氏的崔云摩见到这一幕,下意识闭上了眼睛。

    太血腥了!

    “崔兄,先去客栈吧。”

    身边,出身清河张氏的张闳拉了拉他袖子,很显然有些不适应。

    “走。”

    俩人转身就走,挤出人群,向着客栈而去。

    路上俩人不免就此番中正选士的事情议论起来。

    北晋拿下河北之后,河北的士族全都投靠了昭王,自然而然地派出族中优异子弟参加中正,入朝为官。

    九品中正制度,在姜承枭看来就是个鸡肋,阻塞社会发展的垃圾。

    朝廷在县、郡设置中正官,选拔人才。

    怎么选拔呢?

    第一看家世,家里面出过大官的,出身士族的,履历上上。

    第二看品德,这很简单,就是生活作风好不好,平时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朝廷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定品级。

    这种制度,在世家门阀横行的晋室,那就是个笑话。

    你行不行,不是看这些,而是看你出身。出身世族门阀,那你就行,轻而易举的就能被定为‘上三品’然后进入京城参加‘大中正官’的遴选。

    其他的,地方的小家族,郡望,勉强混个‘中三品’,那就是烧高香了。

    至于‘下三品’,那是为寒门准备的。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就是这么来的。

    崔云摩也好,张闳也罢,是否有真才实学,没人知道。

    类似杜如明这样的咸鱼翻身,只能说五十年难得一见。

    “听说这次的大中正官是吏部尚书王大人。”张闳说道。

    崔云摩道:“王大人乃是名闻天下的大儒,由他来做大中正官合情合理。”

    “只怕到时候王大人亦不免徇私啊。”张闳撇撇嘴。

    “你的意思是王大人会提拔并州士子?”

    “那还用说么,听说朝廷中,不少的官员都是出身并州,咱们河北的前辈实在太少,只怕咱们此次捞不到好官。”

    崔云摩迟疑道:“内史令崔文瓀大人,太师高巽大人,御史大夫卢怀慎大人都是咱们河北人啊。”

    张闳嗤笑,“那有什么用,你知道么,现在大家都将六部尚书称作天阁六相,除了昭王,那六位最大。六相之中,吏部尚书王大人和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