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二章复杂的粮食问题(第2/2页)  统计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家了,但是他们的粮食也不是自己一家一家上门去收购来的。

    大粮商的粮食,都是从小粮商那里汇聚来的,正是那些一个个区域的小粮食和地主形成的脉络才构成了粮食销售转运体系。

    谋逆案的事情,斩断了这一部分体系,朱慈烺也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干,就算是想自己干,那也要有人有时间不是。

    而且买卖这个东西,不是说你建立了收购点,人家就会跟你做生意。

    大部分做买卖习惯了哪一家之后,一般不会轻易改变,所以你就算建立自己的渠道也不是立刻就有效果。

    所以朱慈烺也要依靠那些小粮商的渠道把粮食收上来。

    从去年开始,为了处理江南的产业,为了梳理粮食渠道,朱慈烺派出手下大将刘若愚一直镇守江南。

    但是仅凭报告朱慈烺也不敢确定江南的情况怎么样。

    在一个就是粮食收购价格的问题,现在京城粮食价格稳定在粳米一石一两银子左右。

    朱慈烺有计划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往年新粮上市的时候粮商会有意压低收购价格,最低的时候粳米一石价仅仅四钱又五十文。

    而平常的年份粳米的价格也会被压到六钱以下,朱慈烺今年想要把这个价格提高的七钱。

    如果到百姓手里是七钱,那么朱慈烺从小粮商手里批回来的粮食就要达到八钱了。

    而且朱慈烺还打算趁机推广粮票,也就是收购粮食的时候以粮票结算,然后在让百姓用粮票交税。

    但是问题来了,京城粮票一石等于一两银子,而江南收来的粮食一石仅仅七钱银子,这里面有三钱银子的差额。

    百分之三十的利润,肯定会有不少人投机,在江南收购粮票然后运到京城倒卖。

    而如果以京城定价为基准发粮票,那么百姓一石粮食送进来才换七斗的粮票。

    他们才不会管你的货币体系还是价值相等,他们只会觉得你这是在骗人,你把他的三斗粮食给贪污了。

    朱慈烺一开始打算发行专门的纳税粮票,也就是说这些粮票只能用来纳粮食税。

    后来想想,这好像和粮票货币化的目的背道而驰,粮票复杂化会给以后该银票带来巨大的阻力。

    所以朱慈烺也想明白了,何必多此一举,收粮食直接给银子就是了,什么事情也不能一步到位。

    粮食稳定是大明稳定的基石,

    喜欢统计大明请大家收藏:统计大明笔下文学更新速度最快。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