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高谈阔论(第1/3页)  穿回古代开银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秦枫前世,各大网站,自媒体,各类撰文,都对明朝官吏坚持不加商税,导致国库空虚,最后亡国,都持批评态度,几乎众口一词的抨击。

    眼下,大华情况与明朝,几乎同出一辙。原来事情并非后人看到的那一点,那一面。并非是文官单纯拒绝收商税。而是他们,想攥住收税的权力!

    想想也是,收税乃国家之根本,读书人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国库空虚,国家千疮百孔,然后走向覆灭。毕竟他们是这个国家的管理者,统治者!连纳捐功名收钱的法子都用上了,又怎么会单纯不准收取商税呢?

    太监要想在大华各地顺利收取商税,必先要夺得权力。太监是皇帝私奴,又有锦衣卫协助。权责在手,行事自然嚣张跋扈,多数地方官府,只能屈从配合。

    有收税之名,有皇上撑腰,有锦衣卫出力。内阁,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权,就渐渐旁落太监之手!

    皇上通过太监,能直接控制地方官吏!内帑超过国库,内阁想用钱也要求恳皇上,皇上因此也可与内阁掰掰手腕!

    内帑丰厚,说话就硬气!太监在地方能办事,腰杆就硬朗!

    至于一些胡作非为,抢班夺权哪有顺理成章的?

    所以,皇上不但会容忍太监,甚至是暗中支持!即便某个太监惹出个大事,抓回来处罚一下,再换个太监去!

    宫里什么都可能缺,就是不缺太监!

    这收的何止是商税,是权力和金钱!皇上怎可轻易放弃?

    所以,后世人说皇上昏聩无能,为何会纵容太监在外胡作非为?那是因为,屁股没在龙椅上,就悟不出皇帝的心思。

    而文官集团却看到这点,所以想要拿回地方权力,财政。首要就是拿到商税收税权!

    平心而论,地方官吏,有御史,言官,锦衣卫等机构监督。又有大华律令约束。行事会按章法,要讲规矩,多少有些顾忌!

    而各处镇守太监,无法约束,无律可循,镇守太监的职位,在大华官薄上都找不到!对与不对,就是皇上一句话。

    加之太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只要能收钱,啥都能干,啥都敢干!

    有时候,南昌镇守太监汪公公一句话,甚至比巡抚舒大人的话,还管用。

    所以,让太监回宫,地方税收全面交给官府,是正当之举。

    但这种争抢,归根结底,还是皇权与相权为首的文官集团之争!

    文官集团也不能直接去抢皇上的钱袋子。目的太明显,人家不干。

    所以只有用祖宗成法,对皇上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农税不能加!商税不能收,还有太监为祸地方,皇帝要想做圣君,就得先取消商税。

    皇上被圣君之名吸引,如果应了。太监都召回宫去。国库依然空虚,皇上内帑更空虚。怎么办?就该朝廷名正言顺去收商税了!

    文官集团就能再次掌握地方权力,掌握钱袋。

    国家就此,走向繁荣。

    这是理想。

    大明有段改革历史,从经济角度讲,非常成功。就是张居正时代。

    张居正能改革成功,首先也是大权在握!正如他自已所言:我非相国,而是摄政王!没有这份独断权力,他的各项措施,根本不能执行。也就没有那个时代的仓禀实足!

    张居正时代,是大明中后期,国富民安的最好时代。

    想必,大明后期的文官集团,也想这么做。只是后来夺权夺上瘾,权力还未一统。矛盾就集中爆发。

    大明,亡了。

    如今的大华,和明朝末年,何其相似。

    孰是孰非,不生在这个时代,哪里懂得这个时代的无奈?

    这些学子的策论,引发秦枫无限感慨。连主位桌上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