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教育大计(第2/3页)  国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借用他母亲的话来说,就是我将儿子绑上了自己的战车,以此来向大家明志并奋力一搏。”

    张国华的儿子刚10岁,上三年级,有着跟年龄不相符的成熟。而且身为天之骄子毕业生的张国华,有信心在自己培养下儿子也能长大成材。

    “我们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中或技校,为职工子女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另外在教材方面,我们要统一使用沪江市教材,并以其为教育标准,向城市里的学校看齐。”

    进山之前,张国华就在心里谋划过从核物理研究转向教书育人工作的步骤。虽然一直从事科研工作,但他的眼界和能力却是毋庸置疑。

    尽管想得非常美好,但无情的现实却给了他深刻一击。

    以他的打算,先筹办幼儿园和小学,然后便是初中和高中。

    但一开头便面临老师数量都没有满编的窘境,于是他不得不先压缩规模,将幼儿园和小学的架子搭起来再说。

    依照规划,幼儿园应该分为爬爬班、小班、中班和大班。而小学则从学前班,一到五年级,完完全全跟沪江市教育系统相匹配。

    如今为了变通,幼儿园分为了两个班,而小学则只开到了三年级。就连张国华的儿子也不得不留级,继续读一年小学三年级。

    俞美诗本想到幼儿园工作,但张国华看了一下到编教师的学历和工作经历后,还是将其调来教小学。

    “说实话,这次招聘的老师当中,真正拥有教学经验的不超过7个人,其余都是文化程度符合但从事其他专业转行而来。

    要想学生教得好,必须老师要素质上得去。因此我们这些人也要内部培训,真正学会如何当一名好老师。

    你年轻学东西快,知识用在幼儿园太过屈才,到小学帮忙最合适发挥长处。”

    教师素质跟不上,不得不让张国华另想办法。他打算先到华阳县当地学校取经,利用业余时间对厂办学校新报到的教师们进行教学交流培训。

    在郑云德的指点下,俞美诗的父亲俞天阳,在华阳县拥有足够影响力,便成为能促成“厂地教学合作”的关键人物。

    鼓动俞美诗帮忙出面协调,她这个当地人更容易充当双方的中介桥梁。

    “管饭,包接送,还有补贴拿!”

    这是郑云德为前来厂里帮忙培训的华阳教师开出的条件,要知道地方上逢年过节才能吃肉,而八零一一厂可以天天开荤。

    当然,跟华阳县教师交流只是权宜之策,张国华真正的目标是要跟沪江市知名中小学合作,利用他们的资源来打造八零一一厂子弟学校。

    可以说,正是张国华的入局,让八零一一厂子弟学校在所有小三线基地同行之中,从起步就走在了最前方。

    借着厂里货车到县城采购之际搭便车,俞美诗将自己和儿子周逸的行李打包一起带了回来,从此他们一家三口正式定居八零一一厂。

    周逸虽然半懂不懂,但得知要一直在厂区生活也非常高兴,他喜欢这里的伙食以及山清水秀的环境。当然,最大原因之一就是再也不用每周从县城奔波到山区,还能每天跟父亲周建国待在一起。

    父母在身边陪伴成长,对小孩子来说,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哇呜——哇呜——”

    幼儿园第一天开学,无论老师还是被家长“诱骗”着送入教室的儿童,都表现得手忙脚乱并茫然无措。

    爬爬班倒还好,幼童哭着哭着就习惯了陌生大人用奶瓶的照顾。反倒是中大班,一共16名儿童,年龄覆盖了2到6岁区间,拥有一定认知能力和自我定位,突然离开父母被关押在陌生教室内,哭着喊着要父母要回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