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5章 军机处(第1/2页)  铁血皇朝之天启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针对蒙古草原方向的军事变化,其实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不但蒙古人被打的蒙头转向,就连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朱由校也有些措手不及。

    在朱由校原本的设想中,先用熊廷弼震慑九边,至少要稳住现有防线,尽力阻止蒙古对大明的军事行动,同时在此期间将战略重点转移到辽东,阻止努尔哈赤可能发起的对沈阳的攻势!

    但现在来看,九边各镇不但有了防御的资本,甚至具备了一定进攻的能力,那么以前单纯阻止努尔哈赤攻占沈阳的计划,就有些显得小家子气了!

    那么接下来该做些什么,好让大明在近一段时间,获得更多的好处呢?

    这成了朱由校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原本的历史上,天启元年由于熊廷弼被罢免蓟辽总督一职,导致刚刚在熊廷弼的努力下稳固的辽东防线出现动荡,努尔哈赤趁机出兵,一举拿下辽东重镇沈阳!

    在这次战役中发生的浑河一战,葬送了戚金率领的大明最后一支近现代化军队,同时白杆兵遭受重创,大明在辽东的军事力量遭受了极其沉重的打击!

    但由于现在这个朱由校的出现,熊廷弼不但没有罢官,反而成了九边提督,权势可以说一时无两,他在辽东的军事准备自然没有松懈,反而更加的稳固了!

    在这种情况下朱由校有些拿不准,努尔哈赤还会不会按照历史轨迹进攻沈阳,如果他放弃进攻沈阳的话,那么接下来这个打了一辈子仗,把吞并周边势力作为日常娱乐的枭雄,会把矛头指向哪里?

    是一向软弱,军事实力始终不强的朝鲜?

    还是外强中干,已经没了当年之勇的蒙古?

    如果努尔哈赤进攻朝鲜或者蒙古,大明又该如何应对?

    该调动那支部队?

    该筹备多少粮草?

    该派谁指挥作战?

    该让谁坐镇后方?

    朱由校此时才发现,他虽然拥有后世的知识,但他始终都是一个特工,而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他可以提升大明军队的装备,但却难以在一副并不精确的地图上,利用滞后五到十天的信息,指挥至少三个方向上,数以十万计的军队!

    参谋部!

    这是朱由校发现自己的缺陷之后,脑海里蹦出来的三个字。

    虽然现在大明的军事力量在兵部的整合之下,逐渐由落后、松散向着先进、严密转变,可整个兵部也没有几个战略人才!

    哪怕是号称在军中打了一辈子滚儿的英国公张维贤,也只是在人事调动,重组部队方面有些建树,让他去指挥大兵团作战,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

    熊廷弼虽然有统帅之能,可他要坐镇九边,不可能天天给朱由校提供详细的计划,而且真要有大规模作战,熊廷弼还要在前方指挥,实在难以分身调度后勤,安排非重点区域的防御!

    所以在北京组建一个参谋部,时刻监察各方动态,提出战略意见,组织防御和后勤调度,就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朱由校琢磨一下,现在北京还真有几个人可以成为他参谋部的第一批成员。

    这几个人首当其冲的就是朱由校的老师,现如今官居少詹事,御前日讲官,但已经很久没出现在朱由校面前的孙承宗,这位可是一位极有能力的人!

    在历史上,天启元年努尔哈赤连克沈阳、辽阳,辽东经略袁应泰自杀,最后那位木匠皇帝不得不启用孙承宗前往辽东,建立关宁锦防线才算稳住了形式,不但阻挡住了后金接下来的攻势,还逼得努尔哈赤退兵七百里,可以说是一位极强悍的战略统帅!

    朱由校穿越之后之所以没有重用这位老师,主要是因为朱由校全力打压文官,不愿意让孙承宗这位能人掺合其中,因此孙承宗虽然多次给朱由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