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1章 朱由校的城市改造计划(第1/2页)  铁血皇朝之天启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孔胤植的奏章一经传开,果然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朱由校恩准了方从哲、刘一燝、杨涟、徐光启等一众重臣的奏请,准许他们这些人家中田地纳税之后,更是让天下读书人扼腕号泣!

    这可是断人财路的事情!

    他们孔家怎么敢这么做?

    难道不怕被天下人的吐沫淹死?

    事实上孔家还真不怕天下人的吐沫,你有能耐别学孔老夫子的儒学,有能耐别去科考,有能耐祖祖辈辈蹲在田里做闲云野鹤,只要你没这个能耐,那看到至圣先师像,就乖乖的献出自己的膝盖!

    不过对孔家没办法,却不代表这些读书人没有别的办法,因此消息传出去之后,天南海北的书信雪片般飞往京城。

    几乎所有的京官,都收到了几封这样的信,至于那几位大佬,更是家里的书信堆成山!

    这些信里翻来覆去的摆事实讲道理,内容却只有一个,就是要他们劝说皇帝,别收读书人的田税,更不能提高商税!

    大佬们看到这样的信自然是嗤之以鼻,他们心里清楚,小皇帝可不是一般人,这些都是人家谋划了很久的事情,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想小皇帝回心转意?

    那不是笑话吗?

    其实对这件事不满的也不止读书人,两京的勋贵也感觉自己后脑勺凉飕飕的,因为真正的朱家子孙都被收拾了,他们这些仗着祖宗荫蔽,享受荣华富贵的废物该怎么办?

    北京的勋贵还好些,因为有吴炳瑞这个强项令,他们侵占和投献来的土地已经被清理干净了,剩下的那些封田也没多少油水,他们也不太在乎!

    让这些勋贵真正闹心的是,小皇帝竟然趁机堂而皇之的提高了商税,这些勋贵之家哪个没几家商铺?

    全家一年的吃穿用度,也都要靠这些商铺,原本还能利用侵占和投献的土地多捞些银子,可现在这招不好使了,如果商铺再被收去三成的税,那日子可就真没法过了!

    可是这些勋贵们却不敢多说什么,甚至连相互走动串联的都没有,因为李如柏那天杀的,带着近卫军骑兵回来了!

    一车车的人头!

    一群群的牛马羊!

    一串串的蒙古俘虏!

    让所有看热闹的人都感觉脊背发凉。

    而那五万正拼命训练是的近卫军步兵,更是让人兴不起任何乱七八糟的念头,所以那些勋贵虽然不满,可也不敢做出任何事情来!

    新的战俘送来了,北京城也就更热闹了,战俘不但要修路,还要肩负起整治京城环境卫生的重任。

    别看北京城是大明的都城,在当今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超级都市,但在朱由校的眼中,如今的北京城就是一个被城墙围起来的贫民窟!

    除了紫禁城、达官贵人的府邸、临街的店面,到处都是杂乱的小巷,低矮的房屋。

    道路就更不用说了,基本都是灰土路,那真是晴天一地土,雨天一地泥!

    很多贫民窟里更是连基本的卫生设施都没有,到处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脏的简直没法看!

    这样的环境在朱由校眼里,根本无法配得上大明帝国首都的地位,况且这样的卫生条件也极其容易滋生疾病。

    历史上大明王朝的最终灭亡,跟北京爆发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为了彻底解决北京城的卫生问题,朱由校发布圣旨,严禁百姓私倒乱倒垃圾,所有的垃圾和便溺之物,都要由战俘组成的清洁队统一打扫收取。

    同时为了能彻底改变现如今北京城落后杂乱的面貌,朱由校让工部拿出一份规划图,将北京城,以紫禁城为中心,做了一次彻底的规划!

    这次规划按照朱由校的想法,将北京城分成紫禁城,内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