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去县城(第1/4页)  农女的花样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爹,现在还早,咱们去县城里买。”雨欣边接着爹向前走,边低声与父亲说话。老爹也是聪明的,很快就明白其中关联。

    “老哥,你这马车去县里怎么个价钱。”来到坐马车的地方,老爹问着马车夫。

    “兄弟,这要是等人坐齐了走,一人十二文,您要是包车,单趟一百三十文,来回二百文。”马车夫并没有因为雨欣一家穿着补丁衣服而歧视他们。

    “大叔我们包你的马车去县城,单趟。”雨欣怕老爹要等人齐了再走,那还不到猴年马月。

    “那走吧。娃他娘,赶紧上,我们好快点赶路。”老爹在马车大叔向他尊寻意见时发了话。

    一路上马车飞快地向前奔驰,路旁碧绿的田野向后倒去。虽然天气还是有些寒冷,道路两旁的田野里已经有农人在辛勤劳作了。

    一个多时辰以后,雨欣终于看见了挂着横水县名牌的城楼,到了城门口车夫向守城的兵丁打了招呼,又交了几文钱的入城费,车夫将雨欣一家送进了城里,在平时他们等人的地方停了下来。这地方有点像后世的,长途汽车站。车夫告诉他们回程要坐车就到这来找他。

    在路上就已经向车夫打听清楚了,县城分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县城大药房的地址,知道县城里有同仁堂,同济堂,同辉堂,三个大药房同仁堂是老字号,客人多老板也心善。经常会救济一些穷人。地址在东大街,同济堂是一个专为富人看病的地方药也贵,在西大街,那是一个富人居住的地区。同辉堂是新开的一家药店,不过掌柜的人和善,也经常接济一些,穷人。也在东大街上,西街与北街也有了一些小的药铺,因这两街住的多是普通居民。居民多是在镇上打工的。

    爷俩商量了一下,决定去同仁堂看看。

    “请问你们掌柜的在吗?”刘老爹走到柜前问。

    “几位这是?”伙计走上前回答。

    “我们是来买东西的。想见见你们掌柜的。”伙计也是有眼色的,赶紧往里去了。

    “这位客官,请问你要买的是什么,我是这的大夫,鄙姓李,掌柜的有事出去了。请见谅。”刘草根把年份较小的那根连着布包递了过去。这是在家就商量好的。

    李大夫,打开了布包的一角,看了一眼知道是好东西。

    “几位里面请,李冯,赶紧去把掌柜的叫回来,张柱,你招呼一下外面。”说完李大夫挑头进了里面。

    “几位请坐,掌柜的一会儿就来。”

    “你们带的这是一支老山参,年份大约五十年左右,我们这儿的人参,十年份的,十两文银,二十年份的,三十两纹银,三十年份的,伍拾俩,四十年份的,一百=十两,五十年份的二百两。这些都是大概数字,还要看具体的情况,在具体定价格。”

    “几位请喝茶,别客气,晌午还没吃吧!吃点点心垫垫。”李大夫在小伙计送上茶水之后说。

    大约过了小半刻钟,掌柜的才来。与掌柜的一同出现的还有一位,穿着白色绸衣,绣着暗花的,翩翩佳公子。掌柜的四十岁左右,国字脸浓眉大眼很是和善。冲房里的几人告了罪。又给大家介绍了白衣公子,是他的少东家,姓赵。敝姓刘,叫刘冯春,就以白衣公子两人在主次座位上坐了下来。好帅啊,在现代那就是男神。

    掌柜的接过了,李大夫递来的人参,端详了一会儿。就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了那个少年。少年拿过来看了看,并未吭声,随手把人参放在了桌上。没有要发言的意思。

    “你这人参根须齐全,年份虽然不大,也算是上好的了,两佰两,你们看怎么样?”

    雨欣与爹爹交换了一个只有他们才明白的眼神。看着掌柜的说话还算实诚,也没有,欺骗他们。与那李大夫说的相符。雨欣决定将另一只人参卖予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