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二章 有些事大可不必(第1/3页)  龙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风院的正殿中,众人齐聚一堂。      岳凝霜翻来覆去的把玩着手中的圣旨,神情兴奋:“原来这就是圣旨啊?这布料,这质地,摸上去这手感比小侯玉的脸蛋还要舒服。”      赵二白吕染以及刘言真等好事之徒也都凑了过来,好奇的看着岳凝霜拿在手中的圣旨。      众人相互传阅,嘴里啧啧称奇,显然对于这份从未见过的玩意,都极为好奇。      刘言真忽然在这时转过头看向身后的李丹青,只见李世子坐在那处,用手撑着头,一派愁眉苦脸的架势。      刘言真顿时有些奇怪,他问道:“你皱着个苦瓜脸干什么?这不是好事吗?你都封侯了!怎么像是一幅被山贼糟蹋了模样。”      大抵是跟李丹青待得久了,刘言真说气话来也愈发的口无遮拦。      而周围的众弟子也纷纷朝着李丹青递来古怪的目光,有些不解李世子此刻这幅架势到底是因何而起。      “院长不会是嫌这官封得太小吧?”一旁的姜羽如此猜测道。      “这可是侯爷!咱们应水郡最大的官也就是侯玉家的山水候,那秦承古活着的时候见了都要礼让三分,这官还小?”赵二白接过话茬,诧异的言道。      “毕竟院长的父亲是天策上将……”姜羽闻言赶忙替李丹青辩解道,那焦急的模样是唯恐众人对李丹青有半点误解。      “你们……是看不懂圣旨吗?”李丹青在这时抬起了头看向众人如此问道。      “院长少瞧不起人,我们也都是读过书的人,还能不识字?”侯玉嘟起了嘴,有些不满的言道。      “那你们还觉得这是好事?”李丹青反问道。      众人一愣,刘言真率先说道:“这都加官进爵了,还能是坏事。”      李丹青见众人一副奇了怪的架势,便知道自己确实没有猜错,他叹了口气,言道:“圣旨可不是光认识字就能看懂的,要学会揣摩上意。”      “揣摩上意?我们见都没见过,怎么揣摩。”岳凝霜嘟啷道。      “所以说,你们没有看懂这圣旨呢。”李丹青言道,随即坐正了身子,看向众人说道:“今日本院长就给你你们长长见识,教教你们怎么读懂姬齐那小混蛋的话里有话。”      说着李丹青抬头看了一眼拿着圣旨的岳凝霜,岳凝霜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便顺着圣旨上字句读道。      “李家丹青,朕着汝于阳山历练一年有余,朕闻多有长进,甚是欣慰。”      李丹青于这时咳嗽一声,学着姬齐的语气言道:“你小子在阳山待了一年竟然还没死!咋这么命大呢?”      众人一愣,岳凝霜又接着念道:“阳山之塌,在于人祸,与汝无关,朕自会明察,勿需忧心。”      “阳山的事,我没抓到你的把柄,算你小子运气好。”李丹青又言道。      众人顿时神情古怪,对于李丹青解读半信半疑。岳凝霜赶忙又念道:“汝父为我朝天策神将,汝乃将门之后,理应继父雄风,威震沙场。今乾坤有变,幽云再犯,正是男儿建功立业,封狼居胥之时。”      “朕忆天策神将,起于微末,募得八百乡勇,敢守国门。汝为其子,不可堕其威名!”      “故即日册封李丹青为天策候,可募私军三万,与应水诸部共守国门!”      “那这总该是好事了吧?”她念罢之后,又看向李丹青问道。      李丹青白了她一眼,言道:“这是说,朝廷不打算派援军了,你爹当年能自己拉起八百人的队伍,你自己也能想办法找来三万人,去守住应水郡……”      “这……”听到这话的众人脸色一变神情有恙,这朝廷不派援军,单靠他们想要对抗几十万的幽云大军,那不是开玩笑嘛?      “望汝长忆将军之忠义奋勇,多念百姓黎民之艰辛,力克敌军,凯旋归朝。”      “朕望之盼之,切勿辜负。”      岳凝霜又念道,随即赶忙看向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