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00.江南春开业(第2/2页)  皇上您该去搬砖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手非常紧张,但在王忠宝的死磨硬泡之下,苏逍还是拨了一些人来帮他建造青楼。
    王忠宝想了很久,最后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江南春”。为了避免麻烦还定了个规矩:卖艺不卖身。
    紧接着,就是死磨硬泡于奇正,给江南春题词。
    天天沉迷在养老鹰中的于奇正,也懒得被他多纠缠,于是写下了歪歪扭扭的“江南春”三个字。
    王忠宝得字之后,浑身的毛孔都开了。当即去找到人视台台长苏喜儿,又是一顿死缠烂打,让“江南春”即将开业的消息在人视台新闻里播出了。
    当然,也又一个小小的遗憾,那就是苏喜儿死活不同意播报出“
    这是于市长的首次题词”。
    苏喜儿又不傻,如果这么播报,那多影响主人的光辉形象啊!
    不能播就不能播呗,难道还不准咱内部搞“企业文化”啊。
    王忠宝当即将所有姑娘集中在一起,讲了一通咱们江南春的重要意义,以及于市长是多么重视,第一次题词就给了咱们江南春。
    这话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姑娘们纷纷誓言:决不能让市长和王部长失望,一定要用最好的工作形象,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服务好客人。让江南春成为行业标杆!
    别说,姑娘们还真的说到做到了。
    江南春开业第一天座无虚席,火爆情况让王忠宝始料未及。
    在这边塞之上,以前都是打打杀杀,哪有这种春光旖旎?
    三族范围内,本来就男多女少,加上被俘虏的也都是年轻力壮的男人,雄性荷尔蒙早就爆棚了。
    现在人人都有事做,正好不久前又发了笔饷银,在灯光美酒的催化下,谁不是蠢蠢欲动?
    宝哥见状不妙,赶紧借鉴房地产销售的经验,来个价高者得。
    姑娘们的价格被哄抬到在镇南县的三倍以上,还供不应求。
    原本以为这也就是个开业的新鲜,谁知道这种趋势竟愈演愈烈。
    对在边塞地区的人来说,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简直就和吃饭睡觉一样普通。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在哪里,甚至明天还活不活着。
    长年的这种生活状态,就形成了及时行乐的思想观念。
    只要有片刻在温柔乡,有个知冷知热的女人听自己说话,那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
    那些姑娘们累归累,但累得有价值啊!
    从银钱方面来说,江南春和姑娘们的分配模式是五五开。这是指的常规消费,如果客人另外给的小费,都是姑娘自己的。
    要知道,在大仪朝境内的青楼,自己只能得到三成——小费也必须上交参与分配。
    更不用提的是,现在的价格,是以前的三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