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7章 ? 兄友弟恭我大宋(求订阅,求月票)(第1/3页)  大宋有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 第207章 ? 兄友弟恭我大宋(求订阅,求月票)

    大宋有种正文卷第207章兄友弟恭我大宋立皇太弟?</p>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正站在角落中神游秦淮河的保宁、武宁军节度使,太保,肃王赵枢。</p>

    赵枢现在的日子过得可舒心了。因为赵植、赵榛这两个小弟在赵楷那里混得风生水起,都成了带兵坐镇的实权大王,所以赵桓也得对兄弟们好一点。实权是不能给的......赵桓的路数是把以文御武进行到最彻底,都已经书生掌兵了,怎么还能允许亲王碰实权?</p>

    但是赵桓的朝廷现在有钱了!</p>

    宣和之难虽然大宋朝伤筋动骨,还闹了个一分为二,但是祸福相倚,这场大难也不是没有一点积极的方面。赵楷那边就不说了,赵桓这边也有因祸得福的方面,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冗兵没了!</p>

    原本大宋朝廷账面上的禁军有五六十万,打仗的时候不知道去哪儿找他们,发饷放赏的时候可是一个子儿不能少。而赵桓到了金陵之后,让四道总管去仔细点验人马,最后得出的数目就是在两淮、两江、荆湖地面上的宋朝禁军不过六万余人,算上两浙、福建、两广的禁军,也就是八万多人。一下就去了百分之八十几啊!</p>

    其次是皇家人口大减。</p>

    后世常有人说明朝的皇族人口太多,全都在混吃等死,生生的把一大明朝吃穷吃垮了。</p>

    实际上宋朝也有类似的麻烦,虽然宋朝皇族嫡系的人丁一直有点单薄,但是旁系的人丁倒还行。早在宣和之难前几十年,开封府就挤不下了,于是就迁了一些去西京洛阳和南京应天府安置,而这些皇族子弟基本上也都在混吃等死,只有极少数能通过科举入仕混个官做。</p>

    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也没能跟到江南——一部分住在洛阳,赵楷也不管,都成了平民百姓;一部分则是从开封府、应天府跑路的时候没了。</p>

    其三则是冗官数量大减。</p>

    宋朝的三冗不就是冗官、冗兵、冗费吗?除了科举得官为历朝之最外,还有荫补得官这个大坑——荫补官比科举官还要多!</p>

    而且宋朝官员的合法收入比之前它朝代可高不少啊,还那么多官,开销能少得了?</p>

    而其四则是宋庄宗赵佶这个铜钱粉碎机没了.......他老人家花得比谁都多啊!</p>

    所以跑路到金陵的这个大宋朝廷现在可是富得流油,赵桓只要从中稍微刮一点出来分给那些跟随他到金陵的兄弟——他也必须得拿钱摆平这些人啊!</p>

    因为赵桓已经知道赵佶的遗言了!传位于三郎赵楷啊!</p>

    而且赵桓还知道那些跟着赵佶一起跑路的兄弟几乎都听见了,可以给赵楷做证......而赵桓现在又不能杀他们灭口!</p>

    因为他们之中有个赵榛现在远在长安,根本杀不着!</p>

    如果赵桓把其他知道这事儿的兄弟都弄死,不就显得赵榛的证词更有真实性了?</p>

    所以赵桓不能杀害弟兄们,而且还得想办法让出来替自己站台......因此本来不怎么待见一帮小兄弟的赵桓到了金陵之后就变成了“扶弟魔”,隔三岔五就给弟弟们赐田赐宅赐钱,在金陵的弟弟们现在都成了富家翁。</p>

    但是朝臣们怎么也没想到,赵桓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