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9章 ??大宋官家,有债必偿!(求订阅,求月票)(第2/3页)  大宋有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敢给赵楷脸色看,其实他们也是被逼的!    他们自己那份少要一点也没什么,可下面三十几万府兵不能少给了......这些人才是北宋强盛的根基啊!    “都算出来了吗?”赵楷问,“需要给多少职分田,又有多少碰不得的永业田?”    所谓的职分田,就是赵楷的朝廷要拿出来分给下面的将士的土地——三十多万人跟着赵楷打生打死图什么?就图这个!    而永业田则是指府兵军将们的“私田”——不管是侵占来的官田,还是隐没田产,或者私田,赵楷都得承认军将们的“永久产权”,所以就用了“永业田”的名称。    根据最新颁布的《十二勋位新制》(就是个修订版),“荫田”额度将会被取消,取而代之的则是“永业田”。    而永业田则会在不久后的京西、陕西、河北、河东等诸路大检地中,被永久的确定下来——永业田将会和军役挂钩,永业田的主人必须承担相应的军事义务,也就是充当府兵!    如果不能承担相应的兵役,那么永业田就会被朝廷收回。    当然了,不是每一个府兵都能拥有永业田的......职田好分,永业田难得啊!只有在洪武大检地之前,在京西、陕西、河北、河东等营田诸路拥有非职分土地的府兵,才能根据勋位高低,将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土地(基本上是全部,有些土地太多的将主,还可以把土地登记在子弟名下),登记成永业田。    而且他人想要得到永业田,就必须从这些老府兵或他们的后裔手中合法取得,并承担相应义务......或是立下大功后由朝廷赐予。    “官家,”负责“大检地”的是枢密副使杜充,只见他皱眉回答道,“目前已经有了三十六万几千府兵户,他们的职分加上永业,怕是......要过万万亩了!如果再加上爵田,恐怕得一亿数百万亩才够分......”    赵楷这次给了他一个烫手的“检地使”,总管所谓营田四路的检地工作!    所谓的“营田路”,也是赵楷回到洛阳后想出来的,就是将原来的转运使司和军府合并,建立营田使司。    而位于抗金前线的陕西、河东、京西、河北四个转运使路,则全部转为营田使路......也就是说,这四个路的土地,几乎都会变成永业田、职分田、爵田和待分配的官田。    民田......或者说,由士大夫地主阶级持有的田土,都会被低价强买!    这事儿有多得罪人,用脚后跟都想得出来了......    可是之前犯过错误的杜充,却不敢不接这个差,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四个营田路的土地可够?”赵楷问。    “勉强够了......”杜充道,“只是这么一分,陕西、河东、京西、河北四路就几无民田了,不仅小民难活,而且朝廷也无法再从四路收取春钱秋稅了......”    赵楷现在手头一共六个转运使(营田使)路,就是陕西、河东、京西、河北、荆湖、四川,其中河北、荆湖两个路并不全,只有几个州府。现在其中的四个路都成了只能提供战士,而无法提供税赋的营田使路,那么能够养活朝廷的就只剩下四川路和荆湖路了......    “陕西、河东、京西、河北四路的商稅、矿稅、盐税、茶稅、酒稅呢?”穷人王赵楷问。    “官家,”吕颐浩接过话题,“这些稅当然还是有的......不过四个营田使司、四个安抚使司,还有地方上的府、州、军、监、县也都要花销,能够解到户部的钱粮是不会太多的。”    “朝廷就只剩下四川和荆湖了?”赵楷问。    “对,”吕颐浩道,“就只剩下这两个转运使路了......其中荆湖转运使路的地盘不大,所以朝廷的财源以后就是四川了。”    “四川是天府之国啊!”赵楷咬着牙道,“有四川一路,足够支持大局了!”他想了想,又道,“四川、荆湖是国家的钱粮所在,须得努力经营,也不可再安置府兵于其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