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5章 ?? 何以制炮?以炮制炮!(第1/4页)  大宋有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洪武五年,正月十六日。</p>

    西苑大学堂的七间大课堂内,一场科举会试,正在进行当中。</p>

    今天是洪武五年会试的第一天,考得是笔试,也就写作文和做算术。上午是两篇作文,一篇是“策”,一篇是“论”。</p>

    所谓“策”就是实务策,题目是:火炮既出,天下三方当何以应变?</p>

    所谓“论”就是经义论,题目是:何为格物?何为致知?天下之物可否尽格?万物之道,能否尽知?</p>

    和过去“论”在前,“策”在后不同。现在的科举试是以“策”为主,“论”为辅,所以先考“策”,后考“论”——科举本来就是选拔高级官僚的,当然应该以“实务策”的水平高低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了。</p>

    而十六日下午,则是考军学、算学、史学。</p>

    其中军学考得不是大略,而是细节——城要怎么守?民壮要怎么组织、训练?军费要怎么募集?武器装备要怎么打造?</p>

    唔,基本上割据造反的本事也就是这些了。宣和之难前大宋朝的地方守臣百分之九十是不会这些的,要不然金兵前面打得开心,回头一看......好嘛,全是抗金根据地!</p>

    算学则是应用题——就是那种“某地一年收多少钱、多少粮,为了抗金需要花多少粮养兵、多少钱打造兵器,而官库当中又有多少积蓄,花出去的钱粮比收到的多,问该地什么时候会被金贼占领”之类的。</p>

    史学则主要考东晋十六国的历史——永嘉之乱后中原有多少堡坞,这些堡坞在抗御胡虏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它们的得失成败又在哪里?</p>

    十七日则是“实践试”,也就是考武艺了!</p>

    步射、骑射、长枪、刀斧......一样样考!花架子不要,都得有真本领。</p>

    射箭得中靶,骑射得马跑,长枪得能有克骑的水准,刀斧则得能断砍木杆。难度说实在的并不高,但是乱世当中的文官一定得会,可不能把这些当成“一夫之勇”。</p>

    因为没有这“一夫之勇”,你这一县之主就是个看热闹的外行,压根不知道民壮们的训练和装备有没有到位?</p>

    如果以上这些全都考好了,那么这个举子即便不是进士,也是个难得的人才,拿着“洪武五年会试成绩单”去寻一个幕职官当一当,应该也不会太困难。</p>

    因为这次科举考试的难度很高,所以能够通过发解试,进入西苑大学堂考场的举子并不是很多。七间大课堂内,拢共就坐了三四百个举子。其中的一些人已经在奋笔疾书了,也有人卡文了。</p>

    那个萧不言就卡了文!</p>

    因为他不知道金国应该如何应对10斤长筒炮这样的军国利器!</p>

    这件武器的威力,超过了他之前的想像!</p>

    在去年年尾的那场试射中,一发霰弹就把百步之外的几十个木靶全都打烂了!&l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