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1章 真实意图是什么?(第2/3页)  锦衣玉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说完这句,他抬头看赵胤的脸色,可赵胤仍是那一副不愠不火的表情,瞧得他心里没底,索性放开了说。

    “在座各位都是自家兄弟,荣辱与共,福祸相依,属下就不拐弯抹角了。东厂的设立本就是为了制衡锦衣卫,有东厂一日,锦衣卫背后就会有一双盯梢的眼睛。陛下亲政后的局势更是如此,若是我等不趁机扳倒东厂,恐怕往后再无机会……等白马楫喘过这口气,倒霉的就是我们了。”

    “同知大人的话,也是属下的意思。”

    “这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呀。”

    “更何况,这是白马楫他自己找死,也非我等凉薄,上天把机会送到面前,顺水推舟而已。”

    议事厅突然热闹起来。

    众人交头接耳,意见一致。

    赵胤看了一眼魏州。

    “魏千户怎么看?”

    魏州拱手道:“属下听大都督安排。”

    赵胤道:“本座想听听你的意见。”

    魏州缓缓抬头,“属下的意见和诸位大人不一样。”

    见赵胤传来鼓励的眼神,魏州声音大了些,“俗话说:唇亡齿寒。东厂与锦衣卫同为朝廷缉事,同为皇帝直管,东厂也确有监视掌控锦衣卫行踪之用,可属下认为,花开两朵的威胁,远远小于一枝独秀。”

    花开两朵,尚有机会。

    只剩一枝独秀时,锋芒毕露,就真的危险了。

    “所以,属下认为,此事断不可落井下石,引来各方猜疑。”

    魏州表述得很是清楚,众人也都听懂了。

    可是,没有人吭声。

    魏州是赵胤心腹,极得大都督看重。大青山一案之后,赵胤借机为他请功,如今他升任北镇抚司镇抚使的任命就只等皇帝盖的印戳了,而皇帝绝不会在这件事上,不给赵胤面子。

    等任命一下,魏州就是锦衣卫里的人物了。

    锦衣卫分南北镇抚司,听上去好像是一样,可文武百官真正惧怕的,其实只是北镇抚司,因为职能的不同,南镇抚司根本没有威慑力。

    可想而知,许多人对魏州的晋升,多少还是艳羡和不悦的。

    众人嘴上不说,可心里知道魏州的话也在理,大都督很有可能会听信他的理由。

    岂料,魏州话音一落,赵胤的脸便沉了下来。

    “身正不怕影子斜,为朝廷办差,只要行得直,走得端,怕什么一枝独秀?”

    众人吃惊。

    赵胤道:“官场上行事,确实要讲究圆滑有度,可在锦衣卫,诸位大人只需记住一句话:但问证据真假,莫讲人情得失。”

    众人再次噤声。

    大都督话里话外是在批评魏州圆滑世故啊!

    又分明暗含有“查办东厂和白马扶舟”的意图?

    魏州脸色微变,低下了头。

    “属下失言。”

    大都督这做法完全出乎众人的意料,看着挨了训的魏州,一个个战战兢兢,再不敢吭声。

    却听赵胤又道:“同知大人和佥事大人的话,极是有理。白马扶舟谋反,证据确凿,而东厂沦为走卒,乃是大晏之耻,确无存在必要。此时不请旨废弃,更待何时?”

    请旨废弃东厂?

    众人暗里都吸了口冷气。

    他们嘴上说得得劲,可废弃东厂多大的事?哪有那么容易?一个弄不好,说不定东厂没事,锦衣卫得遭殃。

    众人不知道大都督打算怎么做,可是至少确定一点。

    ——大都督已认定白马扶舟有罪,他是罪责难逃了。

    而这,是此案发生以来,众人从赵胤嘴里听到的最准确的办案风向。

    ……

    魏州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