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1章 高俅出征,祝豹入京(求订阅)(第1/3页)  奇迹书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个世界的童贯,可不像《水浒传》里写的那样,对蔡京卑微逢迎,作为太傅,手握河北、河东、陕西大权,可以说童贯在朝中的地位仅在太师蔡京之下,是可与蔡京争锋的人。</p>

    六贼之中,此二人官职最高。</p>

    多年的军旅生涯,让童贯不是那么轻言放弃的人。虽然在征讨梁山的时候被强行降智,但回来之后,却依旧请命再征梁山。</p>

    但蔡京没有给他机会,指挥朝臣开始声讨童贯这些年在战争中犯下的错误,把童贯再次挂帅的可能打压下去。</p>

    宋徽宗也“从谏如流”,根据朝臣们的建议,改派以高俅为首,出征梁山。</p>

    高俅泼皮出身,靠着踢球媚上得到宋徽宗的赏识,后来在边疆锻炼过几年,被皇帝提拔为殿帅府太尉。也正是因为有在边疆从军的经历,与西夏人“大战”过,所以蔡京才把高俅推出来和童贯打擂台。</p>

    但实际上,高俅在西北,那真的只是混资历去的,耀武扬威曾经不少,正经的仗却没打过几场。</p>

    即便如此,高俅却也信心满满,以为梁山泊不过是卓尔小寇,只要自己出马,便能手到擒来。</p>

    他和梁山是有仇的,最先上梁山的豹子头林冲,就是他被他所逼,被迫上山。</p>

    所以对于剿灭梁山,高太尉有十分热心,根本不想梁山招安成功。</p>

    高俅自认为实力不比童贯差,童贯之所以失败,是轻敌大意,调集的军马也只是周边常年未曾征战之兵,又没有带水军,这才被梁山贼寇杀得人仰马翻。</p>

    吸取了童贯的教训,高俅在点兵的时候,专门召集那些有作战经验的将领。</p>

    选来选去,高俅调了十位节度使来自己麾下,辅助自己攻取梁山。</p>

    这十位节度使麾下的兵马都是打过仗的。</p>

    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p>

    上党太原节度使徐京;</p>

    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p>

    颖州汝南节度使梅展;</p>

    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p>

    江夏零陵节度使杨温;</p>

    云中门节度使韩存保;</p>

    陇西汉阳节度使李从吉;</p>

    琅琊彭城节度使项元镇;</p>

    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p>

    听起来很唬人,十大节度使,放在唐朝,足以占据半壁天下。但在宋朝,节度使都是虚衔,没什么太大的权力,这些个节度使,大概也就只掌一州或数县的军马而已。</p>

    这十个高太尉静心挑选的节度使,还有一个独特的地方,那就是这十位都是贼寇出身,和朝廷打过仗,实力强劲,朝廷征剿不成,这才改变主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