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章 邪恶走私贸易(第2/2页)  攻略大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然后,散商载着合法的货物和官方允许数量的鸦片样品前往黄埔。
    再以开设钱店为名,实为鸦片总批售处的“大滘口”与本地汉人奸商议价。以样品兜售,收进现款,交给买主提单,到趸船提货。
    分销生姜压片改装为大小便利的席包,再雇佣快船运回,由“大滘口”发往各地分销点“小滘口”
    这已然成为了鸦片交易的惯例。
    谁曾想到,如此具有后世港风,风格的交易居然从这一时期就开始了。
    郑轩都有些怀疑,后世那些du品交易都是按照这模式走私的。
    “对了,那个张光头已经把你要的火帽制造出来了。”郑明凯一边说,一边在沙发周围转了几圈,摸着下巴
    ,思考着什么。
    “你还想把别人沙发拿回去?”
    郑轩直接把他抓了出来,心想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老弟,也不知道这毛病哪里来的。
    ~~
    解决完与和兰联合东印度公司的谈判,郑轩突然感觉一身轻松,像是堆积如山的任务,突然间被解决了。
    骑着马出了红毛贸易港,此时便见到广阔且绿油油的田野,水稻涨势喜人。
    几乎快要到六月份,整个宜兰都进入了夏天。
    偶尔还能听到远处蝉鸣声,扰人清梦,但现在听起来却十分的悦耳。
    田间能见到几个农夫,挑着宜兰农会免费提供的粪,或是拿着锄头,开始除草施肥。
    宜兰的农业与大清完全不一样。
    基本是农村合作社模式,每个村多少户人家,按人口分配土地,随后便是生产资料发放。
    这些土地永久性都属于宜兰政府,禁止私人贩卖,每过几年都要审核一次,多出来的人口土地进行分配。
    不过基本上每个村,都限定了一定数额的土地。
    为了在和平年代,能够发展混合经济。农会帮助村民们自己合资成立农村合作社,搞一些副业,增加宜兰的经济动力。
    如今,宜兰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
    番薯,玉米,还有土豆只占很小一部分,不到两成比例。毕竟这些高产的背后,十分吃土地的肥力。
    特别是土豆,两年不施肥,土地第三年耕作的产量能下滑一半。
    而且这一年代还没有脱毒技术。这种看起来像宝藏一样的粮食,弄不好会变为灾难。几乎两年高产,第三年却小得跟乒乓球似的。
    没有生物技术,人工培育,土豆非常容易患病。从而导致大量减产,甚至是绝收。所以,大清有时候会爆发出可怕的饥荒,就是太过于迷信土豆。
    只要一株苗感染病毒,基本会呈现出爆发性蔓延。到了丰收季节会发现,产量几乎少的可怜,甚至许多都烂在地里,从而造成间歇性饥荒。
    能让人免于饥荒的粮食作物就只有番薯这一种。
    不过缺点也是明显,是植物蛋白太过于稀少。长期食用会导致营养不良,且淀粉含量不高,而不是后世培育的高淀粉番薯。
    吃下去基本感觉像是棉花塞肚子,撑饱却没力气。
    所以宜兰还是中规中矩生产水稻。
    只要肥力够,能够保证四五担以上没有问题。一年两收,荒田的季节还能种一些番薯,大豆,花生,蔬菜等等杂粮。
    郑轩过了不久,便进入到城里。
    来到了那一所老旧的学院,可人还没进去,就在学院大门外,看到一栋骑楼二楼,正冒着滚滚浓烟,大量的学生早已经从楼上跑了下来。
    “还喊着走水啦,走水啦!”
    然后一群人看着楼上的情况,几乎都在指指点点议论着。
    “这他娘,谁在学校放火?”郑轩大骂一声,便翻身下马,冲了进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