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愿以万贯求君宝下(第2/4页)  战国之高氏物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知的,大王若能接他来梁国,在他的辅佐下,定能国富而兵强。惠王也久闻孟尝君的贤名,一听这话喜出望外,立即空出相位,让原来的相国做上将军,派出使节,以千斤黄金、百乘马车去聘孟尝君。”

    “冯谖先于魏国使臣赶回薛地,告诫孟尝君说:“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劝说孟尝君不要接受魏国的高爵厚禄,於是魏国使者接连跑了三趟,可孟尝君坚决推辞不就。冯谖诱使魏惠王珍重、恳求孟尝君,从而引起了齐王的高度重视,抬升了孟尝君的名望。”

    “那岂不是与平大相国一般,能权倾朝野得大相国啊!”木村平八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喊道:“为何冯谖要让自己的主君推辞!”

    “自是有更好的官职。”高师盛并未多做解释,继续说道:“齐王听到这个消息,君臣震恐,连忙派遣太傅带“黄金千金、文车二驷、服剑、封书”等物,非常隆重地向孟尝君谢罪,请孟尝君要“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劝孟尝君趁机索取先王的祭器,“立宗庙于薛”。等齐国的宗庙在薛地落成后,冯谖向孟尝君报告说:“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高师盛说完,端正而坐向长田利氏问道:“先生现在可知,盛欲售何宝於贵家?”

    “先生之意,在下已然尽之矣!”

    “我愿为冯谖,来替先生向乡人求购忠义,只是不知先生可愿为孟尝君?”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长田利氏慷慨地说道:“先生故事,诚为金玉良言,万金难求,若能如孟尝君般留义於身,为后世英杰敬仰,死亦愿足,何惜钱财!”

    “那足下愿以多少钱财,来向我来求购此宝?”

    …………

    就在二人对话时,骏府城奉行所内人嘶马鸣,数十使幡纵马飞驰,冒雨向今川氏名下的东海道三国二十九郡,传达最新的德政令,同时向三国大小座商、寺院征收赈灾助捐,无一例外,一时间骏府商贾、僧侣群情鼎沸,哀嚎遍地。

    …………

    长田利氏沉默半晌,似在咀嚼他的话语内中含义,权衡利弊,忽然起身,将高师盛请至上座,撩衣拜倒,说道:“我家衣食丰足,家訾千万,唯缺忠义之宝,利氏随鄙,亦愿倾其所有,来向先生求购此宝,以求惠及子孙!”

    ···········

    高师盛从来不信什么忠义故事。

    他向长田利氏将说孟尝君的人物故事,并不是想要用什么在“忠义之言”,这种自欺欺人的谎言来感化对方。

    他赴任以前,自然要提前对治下百姓有个提前了解,与野山右兵卫益朝闲聊时,正好就谈到乡中首富,甚至是郡中首富的骏府大豪商长田家。

    野山益朝顺势也就说起了长田家上代家主,曾在今川家天文五年的“花仓之乱”中,出资支持过玄广惠探。虽然是受到胁迫,但战后长田利氏的父兄,依旧受到清算处罚,捐献家訾数千万钱才求得宽恕,但未过多久还是受到谗言,在月内先后伏诛,长田家从此家道败落。

    野山益朝与高师盛说起此事,就是让他不要跟长田家走的太近,这也是为何,长田兄弟对骏府差役态度,截然相反的根本原因。

    长田盛氏是花钱与之结交,寻求虚假的安全感,而长田利氏则是从心底厌恶甚至恐惧,却还要每年花大量钱财向骏府权贵献媚,在家中私藏大量武器铠甲,以备不时之需。

    知晓对方根底,高师盛的暗中劝说,甚至可以说是威胁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他就听北庄万次郎言讲,今年郡里不止一次派人,来长田家勒索钱财练兵。

    所以才决定,用狡兔三窟之策,来劝说对方不妨散财,以向乡中甚至郡中百姓,收买人心。眼下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