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七章 灵岩镇(求订阅,求月票)(第2/3页)  封魔将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路,在清晨之时,就已经到达尸王殿了,跟随着尸王“下了阴间”,包括后来的战斗和逃离,这前前后后并没花费多长的时间。
    但是从千尸岭出来,到达五龙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的光景了,给人的感觉,在“阴间”,时间流逝的速度更快,和寻常状态下完全不同
    这从五龙潭到汾州的村镇聚落,其实并不算远,白骨岭和它,也几乎处于并列的位置,只是稍稍偏西北而已。
    当小雨他们到达汾州的边境小镇灵岩镇的时候,看到的场面和感受到的气氛,同沁州的边境小村冀马村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
    冀马村虽穷虽破,老百姓们还都一个个身有残疾,但整体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淳朴乐观,苟延残喘在这个刀兵乱世,能有口饭吃,不被强行收租,没饿死的人
    ,他们就已经很知足了。
    而这灵岩镇中的老百姓,一个个贼眉鼠眼的,看人都狠呆呆的,像是欠了他二分钱似的。
    街上的人是不少,但都不说话,人与人见面了即使要交流,也是眼神互动,和历史典籍中周厉王时期“防民之口”的情形很像。人流熙熙攘攘间,却鸦雀无声,如同到了聋哑村。
    要不是上官月在一个专门卖女红绣包的摊位前,好奇的拿起一个绣包把玩,被摊主呵斥“不买别乱动!”,小雨等人还真以为他们不会说话呢。
    这个边境小镇并不贫穷,甚至可以说还算比较富裕,比曾经的牛首村要繁荣的多,这大大的出乎了小雨的意料。
    按照之前上官月和司马阳提供的信息,这梁国老百姓的日子,过的要比晋国苦的多。
    晋国虽然物产并不丰富,但“君正臣贤”,大环境上比较清明,且自然灾害少,老百姓的日子还都勉强过得去。
    而梁国不然,虽然说地处中原,气候适宜,粮食产量比较高,但朱温穷兵黩武,强征暴敛,贪官污吏到处都是,且黄河经常改道,灾祸不断,民不聊生。
    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的日子过如同花儿乞丐一般,所以小雨觉得,这梁国的村镇,只能是更穷更破,甚至看到白骨露于野,易子相食,野狗食殍的场面,亦不为意外。
    但这汾州的边境小镇却突兀的繁荣,和传说中的完全不一样。这里没有饿殍,亦没有粥场,甚至镇子里连个乞丐都看不见,除了老百姓不爱说话外,完全像是生活在了贞观治世之下。
    若说此刻是在梁国的都城,法度森严,管控严密,百姓莫敢私下议论,交流言语,这还能理解,毕竟历史上也有过先例。朱温的暴戾程度丝毫也不亚于周厉王,但是一个边境小村子,天高皇帝远的,你们至于如此吗?
    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虽然一时间也搞不清这里的猫腻,但小雨心中淡然,见怪不怪,这灵岩镇再诡异,能比得上半夜三更,张灯结彩,出来慰军的高平镇吗?
    凡事不必过于纠结,让子弹先飞一会儿,遇到具体情况后再见招拆招即可!
    小雨等人找到了一家客栈,订了三间干净的客房,店老板也是一脸的阴沉压抑,言语不多,唯独看见司马阳甩出银两时,那表情才稍微正常了些。但也是一字一句的往外吐话,绝不多聊一句和住店无关的话题。
    安排好住处后,小雨没有带伙伴们上街吃饭,而是和大家一起,吃了些从山里带来的果子充饥。他是个极为心细的人,每到一个新地方,没摸清这里的情况时,绝不会轻易吃这边儿的东西。
    妖魔邪祟固然刁钻可恶,但是人心才是最毒的东西,这个镇子,突兀的繁荣,不受强征暴敛之苦,而百姓们表现的又极为“寡气”,里面肯定是有问题的。
    虽然说运用“照骨镜”还有观音玉坠,看不出街上卖的吃食有啥蹊跷,但小雨还是采取了保守的态度。更是没有吃店老板给他们准备的晚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