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二章 阿丙授课(第1/2页)  风雨拨浪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初亮,江顺风熄灯穿衣。

    这一次,太子牧宽、赵顺楠、江顺雨、江顺风四人准时来到了校场。鬼九二早已双手抱臂,冷冷地站在那里。见四人来了,点了下头,依然让四人绕场跑三圈。跑完,鬼九二摘了后背的长刀,带着四人练习深蹲、推举、硬拉,每组不限个数,要求到力竭,力竭后休息片刻继续。折腾了一早上,四人出了几身汗。鬼九二只是冷冷的说了句今天到这里,散了,然后掉头就走了。

    四人腰酸背疼,摇摇晃晃的回去吃早饭,然后去文华阁。中午时分,众人午睡,江顺风不困,便接着看书,然后下午去文汇阁,再然后又去校场。

    转眼一天过去。

    深夜江顺风醒来时,惊奇的有了新发现。

    下午跟隆二学习骑术时,太子牧宽的马失控撞到江顺风的马,江顺风重重的摔下来,屁股疼得他走路都一瘸一拐。可是入梦术睡去,一觉醒来,却发现一天积累下来的酸疼完全消失,身体完全又活力充沛!

    入梦术真是神奇,看来要好好学习精进!

    嗯,要是有机会能再见到了慧师傅就好了,一定要向他汇报下。

    转眼半年过去,到了夏天。

    半年里,江顺风已经完全适应了王宫的太子陪读生活。除了和太子牧宽、赵顺楠、江顺雨一样每天按功课表学习外,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夜间功课表。因为睡得少,晚上多出来的时辰他都用来温习白天的功课,学习《长长短短》剑法,读从文汇阁借来的书。他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薄一点的书一天读完并顺手写下心得与重点,厚一点的书两天便也读完。

    因为读得快,去文汇阁借还书的次数也多,和文汇阁的藏书典簿翁典簿渐渐熟了起来。翁典簿年约七十,白发稀疏,但精神尚好。据说翁典簿是文汇阁的世家,家中数代都在文汇阁任典簿。翁典簿刚进文汇阁时,还是小小的翁誊抄,所有收进文汇阁的书,但凡孤本珍稿,他都负责誊抄一份副本。

    翁典簿见江顺风常来借还,几乎每两天便读了一本书,以为他一目十行,囫囵吞枣,草草翻完。有一次见他又来还书,便借机以长者的姿态教育训斥了他一番,要他十目一行、逐字逐句,要他细嚼慢咽、含英咀华。江顺风垂首听着,并不还嘴反驳。翁典簿训斥的兴起,难得有个年轻人听自己训话很是开心,似乎为了验证自己说的对,便说你昨天读了什么书,把书中宗旨大意说来听听。江顺风便报了书名,说了大意,并加了两句自己的见解。翁典簿又问你上次、上上次、上上上次都读了什么书,有何所得,江顺风便一一又答了。

    翁典簿十多岁时就入文汇阁做事,事少闲多,阁中藏书读有过万本,常自夸是文汇阁书虫,虽未行万里路,但已熟读万卷书。听完江顺风作答,翁典簿觉得甚是吃惊。听说他每日功课排得很满,应该没有这么多时间仔细读完呀?可听他刚才说的,知大意,懂重点,有见地,像是一整天都在仔细读书一样。奇怪!

    翁典簿瞪着老眼盯着江顺风看,盯得江顺风心里发愣,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

    翁典簿说答得不错,你今天要借什么去借吧,下次来还时我再问你。翁典簿这般说了,也这般做了,每次江顺风来还书,他都要问两句,搞得江顺风很是紧张,读书时不得不格外投了些认真,免得被问倒语塞很难堪。

    如此几番之后,翁典簿和江顺风这一老一小倒成了忘年交,江顺风觉得翁典簿饱读各类书籍,常顺手拈来便能说上书中的三五句,记忆力惊人;而翁典簿觉得江顺风少年可爱,后生可畏,虽然不擅长字句背诵,但理解力却是超过常人,常有独到见解,让他也有耳目一新之感。翁典簿曾道,我此生所见之人,只有一位故人能与你相比,只可惜他走得早呀,不然真要引你去与他切磋一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