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5章 物流(第2/4页)  宋成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身体并不好。
    可问题是眼下的牛英还不到四十岁啊,怎么鬓角也白了?
    赵桓看在眼里,心仿佛被扎了一下似的,很不舒服。果然想做事就要承受代价,难怪那么多皇帝都喜欢躺平呢!
    赵桓让人搬来两把椅子,都是带靠背的,又给每人一碗红枣枸杞茶。
    “国事繁杂,赵相总揽全局,牛英你负责治安部,说起来政务都十分繁杂,你们也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能累垮了。”
    赵鼎连忙谢恩,牛英倒是有些浑不在意,“官家,您也知道,咱就是烂命一条,只管尽力效忠官家,问心无愧就好!”
    赵桓把脸一沉,怒斥道:“肩
    负重担,要是英年早逝,撒手不管,把政务扔给了别人,就是问心无愧吗?”
    赵桓毫不客气呵斥,“就算你不在乎,你也要给朕找个接班人才是!”
    牛英咧嘴憨笑,官家还是和以前一样,最是在乎大家伙的。牛英低着头,平静了一会儿,这才叹道:“官家,臣知道的那些人,都是武夫莽汉,粗鄙不文,还有几个外国的崽子这帮人如何能进入朝堂啊?”
    赵桓当然知道牛英讲的是谁,便转头看赵鼎。
    赵鼎面色不改,“回官家的话,这一次的确出现了不少能干的猛士,臣也打算用他们,只不过在现有的情况下,没法任用。”
    “何以见得?”
    “官家,就比如最近剿匪有功的邵秀他是军中都头出身,多次立功之后,论品级是够当知县的。奈何他没有经过科举,也不懂朝廷的典章制度,没法进入朝中为官。臣最多让他驻守地方罢了。只不过地方的帅司,也未必有合适他的位置。”
    赵桓点头,感叹道:“这就是了,所以朕以为该改制了!”
    赵鼎翻了翻眼皮,到底是没说什么。
    既然是注定的,那就任由这位祖宗折腾吧!
    赵桓几乎没有迟疑,直接宣布,要在地方上,推行行省制。
    省这个词十分常见,朝廷的中枢就是尚书c门下c中书三省,宋代合并为中书门下,又称政事堂,民间也有管政事堂叫中书省的,反正就是个办公衙门。
    行省顾名思义,就是外派的省。
    既然是外派的,就可以参照朝廷中枢来设置官吏。
    赵桓倒是没有直接任命高官一类的官名,而是以巡抚总揽省事,在巡抚之下,设置各厅,对应朝廷诸部,基本上除了外务之外,全都一应俱全。
    下面的州府,包括县衙,都参照这套体系,进行调整。
    这下子调整之后,一下子就清晰了,牛英也咧嘴笑了。
    调整之后,按照邵秀的功劳,可以升任州府一级的治安判官,再往上,就能升任治安参议,然后就是他这个治安尚书。
    当然了,这是垂直体系,不会那么容易升迁,而且向上升官,也要考核文化水平,业务能力但总是比走科举容易多了。
    “官家圣明!”
    牛英激动地跪在地上,磕头谢恩。
    毫无疑问,经过这一次调整,光是多出来的位置,就有成千上万。
    有治安c有法务c有民政c有教育这种划分模式,就要求想做官的人要有很强的专业能力。
    原本读好儒家经典,就能入朝为官的情形,已经不复存在了。
    颜如玉和黄金屋还在,但是却要有很强的专业能力,才能够叩响仕途的大门。
    这种翻天覆地的剧变,自然是冲击官场,会惹来相当大的反弹。
    奈何赵鼎不愿意充当文官的代言人了。
    “官家推陈出新,励精图治,走到了这一步,已经和历代都不一样了,老臣何其有幸,又何其困惑真不知道这一次是对是错?万一改革不成,后患无穷,就要背骂名了。”
    赵桓微微一笑,“赵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