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章 以一驳众(改)(第1/2页)  极品捡漏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壶王?”众人哄堂大笑,鄙视道:“比老金还能吹,我看那个大执壶有邪气,搞得前后两任主人都疯了。”
    “小子,还是老规矩,说出它哪里为真,我愿出钱买下。反之,你要向所有人道歉,虚心接受前辈们的指教!”那个坚持执壶为假的老专家,又站出来,说教道。
    他名叫顾秋德,仗着玩古董的年头长,自认为见多识广,以专家自居,喜欢卖弄,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倚老卖老。
    陈宇对此非常不屑,轻蔑的说道:“还好意思称前辈,无外乎是早出生几年,早死几年,你们还没资格指教我!”
    他这话狂傲无比,又引起了众人的愤怒声讨,连许梦龙也压不住了。
    “一个小辈如此出言不逊,太没教养了!”
    “这种人我见多了,都是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陈宇原本打算闷声发大财,可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专家人士,一个个仗着有几分本事,冷嘲热讽说风凉话,让他十分看不惯。
    这种送上门的脸,不打白不打。
    打定主意,陈宇指着大执壶上奔鹿的鹿角交接处,釉面有些剥蚀剥落的地方,提高嗓音道:
    “想必你们一口咬定它是赝品,这个地方的缺陷,给你们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老专家顾秋德不屑道:“废话,釉面剥蚀剥落,对任何瓷器来说,都是致命的缺陷。即便是真的,亦会影响价值,何况它是假的!”
    以李梦涵对陈宇的了解,知道他不是一个喜欢说废话的人,突然明白了什么,吃惊的问道:“莫非,你是想利用缺陷,反证执壶为真?”
    “梦涵,我真是越来越欣赏你了。”陈宇嘴角扬起笑容,也不顾李梦涵发红的脸色,继续朗声说道:
    “长沙窑总体来讲,虽以妙彩著称,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长沙窑早期兴起的时候,制造技艺并不成熟,曾有一段时间,以粗狂成名。
    在他们早期的瓷器作品中,好些瓷器的彩画存在釉面剥蚀及剥落现象。许多剥落彩画多为交笔处,此处釉面更厚,釉层中吸附的水分和气泡也就更多。
    在埋藏的过程中,由于釉层位于瓷器的最表面,首先受沁,空气、泥浆水乃至细沙也都更容易进入气泡,导致气泡破裂,许多釉面的裂纹亦由此而来。
    有些长沙窑瓷器的胎体不甚密实,制作时胎土中参入气泡。
    如此,在入窑烧制的过程中,窑温升高,气泡膨胀,胎体亦随之鼓胀乃至胀裂。胎体的鼓胀会导致釉面稀薄,在埋藏的过程中更容易受沁。
    地下水、泥浆、空气都更容易渗透进釉层,接触胎体,而导致釉面剥落。
    此外,从颜料的角度而言,剥落的颜料基本是绿彩,红彩绝少有剥落的。此当与绿釉含有铜成分有直接关系。导致胎釉结合不紧密,易剥落。”
    听陈宇一口气说了一长串,人们不禁沉默了。
    长沙窑瓷器确有这样一段典故,但是由于后来的瓷器愈发精美,再加上战乱等原因,那些不够‘精美’的瓷器便不被所重视,大肆破坏。
    时至今日,长沙窑早期的瓷器已经所剩无几。
    后人提起长沙窑,默认的都是中后期出产的精美瓷器。早期粗狂制作,少且不够精美,逐渐被人们给忽略了。
    可物以稀为贵,也正是因为早期长沙窑瓷器的罕有,每问世一件,炒出几百万,乃至千万,完全不是问题!
    没想到陈宇会另辟蹊径,打破思维桎梏,从被人们忽视的长沙窑早期制品思考问题,超过一半的人闭上了嘴。
    因为陈宇所说,每一句都符合实情,在那尊大执壶上,也能一一对应。
    老专家顾秋德非常不服气,质疑道:“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唐代不够精美的瓷器多了,难道每一件都是长沙窑早期制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