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竹筒腊肉饭(第1/4页)  二人森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早上, 何田和易弦去营地附近的竹林砍伐竹子。

    大严寒的突然到来和之后上百年的延续, 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森林物种的多样性。

    寒带植物得到更多适宜的环境而向南扩大它们的生存范围,一些温带甚至是亚热带植物在变成寒带的地区存活下来,曾经是人类频繁活动的地区引进了许多外来物种,也有存活下来的。

    何田所在的这片森林就是如此。

    除了寒带森林中常见的针叶树木, 这里还有大片的竹林, 沼泽边上有一片柳树林, 一直到十月底还绿意盈盈。

    竹子的纤维有木纤维没有的一些特点,它们更加柔韧, 有弹性,而且最棒的是, 竹子中空,可以用来做很多工具, 比如水壶,水杯c水舀, 小盒子之类的容器,打通竹节之后一根长竹子就能当烟囱,劈开之后能做成竹凳竹床之类的家具, 劈得更细的竹篾可以编织各种篮子c筐子c竹匾等等器具。

    当然, 竹子还可以当做建材。

    易弦告诉何田, 他们的城市里有很多河流,有些河上的桥就是用竹子做的竹索桥, 还有些穷人, 把一排竹子捆在一起, 放进河里,就是竹排了,可以当船用。

    竹子还有个优点,就是中空,砍伐同样高度的竹子要比砍树木容易得多。

    倒下的竹子带着竹叶上的积雪簌簌下落,摔在雪地上。

    何田和易弦一边闲聊,一边砍倒了四五棵高大的竹子,就在原地锯成一米一米的长段,用绳索栓好,让大米拖着向营地走。

    林子间的路并不太顺,走了一段路后,很多时候还得何田和易弦抬着装上竹子的藤筐,在林中移动。

    终于返回了营地,已经接近正午了。

    何田擦擦汗,取出水壶喝水。

    易弦看她双颊红得像涂了胭脂,额头c鼻尖c人中全是汗珠,擦过之后很快又出了一层,知道她是很累了,于是对何田说,“我在这儿把竹子劈了,你去做饭吧。”

    何田想想,“也好。我先做上饭再来帮你。”

    何田选了一节碗口粗竹子锯断,从竹节边缘大约一指的地方锯开,另一边也如法炮制,就得到两个天然的竹碗,比平常吃饭的陶碗略深一点。

    剩下的竹子,她沿着比竹节高两指的地方锯断,这就成了竹碗的盖子。

    她抓一把雪放进两个竹筒里,再抓一把干草,擦洗竹筒。

    竹子里有一层干膜,还有锯断竹节时的锯末,这下全都被擦净了。然后,她从周围的松枝上取下一些雪,放进竹筒里,再用喝水的铁杯量了一杯米,将三分之一倒进一个竹筒,剩下的倒进另一个,轻轻晃动竹筒,最后,她切了些腊肉,也放进竹筒,再用筷子把竹筒中的米c肉c雪搅匀。

    何田在铁锅里化开一些雪水,等水温和手温差不多了,再把竹筒竖直放进锅里,盖上盖,加上柴火,大火蒸煮。

    她做完这些,易弦已经在营地边上劈了不少竹板。

    他们最后放弃了在底索上铺木板。冬季砍下的木头没有晒干,到了夏季,原本一米长的木板可能只剩下九厘米长。着急铺上木板,只会使桥索变形。

    于木头相比,竹子的质地更加密实,缩水率也低,而且,劈竹子,比劈木板要容易得多,通常只要一刀,就能顺着竹子的纤维走向,将它劈从头到尾。要不怎么有句话叫势如破竹呢。

    实验了之后,何田决定先用竹板铺好桥底,再逐渐用木板替换。

    易弦脚下放了七八块已经劈好竹板,每块都是一米长,手掌那么宽。

    何田有一个手摇钻头,她坐在一截还没劈开的竹子上,抓起一块竹板放在膝盖上,在竹板两端分别钻两个洞,然后将两条细藤绳穿进洞里,在洞口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