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7.杂米饭团(第1/4页)  二人森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经过多次尝试, 两天后,易弦终于可以用拉坯器做出一个像样的杯子了。

    这时,工坊里贴着墙的木架上已经放了大大小小五六十件陶器。

    大小不同的碗c盘子c茶杯,用来储物的带盖儿的方盒圆盒,还有陶缸c陶罐c水盆等等。

    大多是用模件倒出来的, 也有不少是手工做的。

    有两对碗是何田做着玩的, 小的那对碗底拓上一片叶子, 大的那对在外边上贴了个小狗头。

    盘子也有很多手工做的。

    易弦用拉坯器的技术只能算是勉强合格,但是审美水平还是有的,盘子嘛,其实就是放食物的平面, 边缘稍微翘一点就行了。

    捏泥巴谁不会啊?于是他就做了好多盘子。

    工坊里也有擀面杖c小刀等等工具, 他擀面皮一样做了几个不甚圆的盘子,用竹刀雕刻出叶脉, 在泥胚未干的时候卷曲边缘,竟是一片荷叶的样子。做得兴起了, 易弦干脆做了一套器具,荷叶盘荷叶碗, 小莲蓬小荷花香座,再用拉坯器做出杯子后,杯子的手柄就做成一朵妖娆的荷花, 杯身上浮雕着莲叶朵朵, 婷婷新荷, 莲叶下还藏着几条鱼, 杯盖是朵盛放的荷花,还有个小莲蓬捏柄。

    何田在他最后修整泥胚的时候一直站在他身后不停地“哇”,让他得到了极大的心理满足。

    但是,表面上,他还是装出“这没什么”的样子,抿抿嘴,把杯子泥胚递给她,“烧好了送给你。”

    何田小心翼翼捧着泥胚看了又看,笑了,“当然得送给我了,都写着我的名字呢!你不是说过么,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你还记着我说的这句诗呢!”易弦也笑了。

    两人本来相视而笑,正笑着呢,不约而同脸红了,又一起别开头。

    前一刻还欢声笑语的工坊,顿时静得尴尬。

    何田心想,怎么突然间四下这么安静呢?静得我都能听见自己的心跳了。

    但其实,森林中没有一刻是绝对安静的。夏日午后的风吹过树林,带着草木花香,不远处林子里鸟雀叽叽喳喳,还能听见池塘里鸭子嘎嘎呱呱,工坊一角,小麦卧在地上,用爪子拨动一个泥巴球自娱自乐。

    她小心地把陶杯的泥胚放好,偷偷用眼角瞄向易弦,谁知道,他也正在歪着头看她。

    两人目光一触,又一起笑了。

    何田家上一次开窑烧陶是差不多六年前了。

    每次烧陶都是项巨大的工程,不仅要耗费体力时间,还要消耗很多资源:木柴。

    要让炉窑温度达到一千摄氏度以上,并保持好几天,以何田家的陶窑大小和以往的经验估计,需要差不多三大堆木柴。

    山民们计算木柴的单位“堆”不是很精确的计量单位,大约是指底部两米乘一米半,一人高的一堆木柴。

    这样的一堆木柴,把一根长七米以上c最粗的直径达到半米以上的浮木全都劈成小臂长短双手合抱的大小,就差不多了。

    要烧一窑陶器,就会将本来留给冬季使用的木柴一下子消耗掉近四分之一。

    这些木柴得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赶快补上,不然,第一场大雪过后,再想砍柴,就难得多。

    大雪会让树林的样子变得陌生,要找到合适的树就会往常困难,在户外,握着斧子的手会在寒冷中变得麻木,每挥动一次工具,手指都像被无数小针刺着,脚趾c耳朵c鼻尖c脸颊全都冒着被冻伤的风险,砍了一会儿柴,你身上流出的汗很快变成一层贴着身体的冰冷,让你失去宝贵的体温,如果倒霉的话,再因此生病,然后,辛苦拖回家的木头并不能立刻就用,因为树干里面还有很多水分,这种潮潮的柴就算点着了,也会冒出可怕的烟,搞不好还会使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