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我命由天不由我(第2/3页)  大流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家哪有人去挑啊。”

    “六爷啊,你家有三个壮劳力,你家能不能顶我家去一个,马我家和里长说,你放心人家出多少钱,我家照把...”

    “......”

    乡民们围在大槐树周边各自商量着怎么办,一个个都是愁眉苦脸,尤其是家里只有一个男丁的更是一脸的无奈。

    广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去了,想是急着告诉父亲要出河工的事。陆四这边还在看那县衙的告示,他注意到告示最后给出的河工期限很紧,要各县在接到通知后两天内就要组织劳力前往指定区域。

    这么急?

    陆四不禁想到了几千里外的北京城,虽然没法掌握更多的情况加以分析,但他知道孙传廷的河南大败已经使明朝在北方彻底失去了战守能力。而现在李自成多半已经攻下西安,并且准备称帝。

    不出意外的话,开春李自成的大顺军就会东征北京,对明朝发起最后一击。

    那么此时的崇祯帝想要保住他朱明的江山社稷,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弄来银子重新拼凑出一支可以抵御李自成大军的兵马。

    皇帝不差饿兵的道理,古来通用。

    或许,崇祯这会正在让自已的老丈人捐银子,而那些皇亲国戚和朝廷重臣们则一个个痛哭流涕的说自家真没银子吧。

    想到这一幕,陆四不由暗自哼哼一声,对于崇祯这个登基以后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的家伙,他着实没有好感。

    都说崇祯不是亡国之君,什么明亡于他爷爷万历,或亡于他哥天启,崇视接手的是个烂摊子什么的...

    这些在陆四看来都是胡说八道,明朝就是亡在崇祯手里!

    他爷万历那会,可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而他哥虽然皇帝当得短,但在位期间好歹把辽事给稳定了,留给弟弟的也是一个除了辽东以外的中央集权政府。

    结果呢?

    17年,败得精光,临死前还要坑后人一把,硬是把大明江山完完整整的送葬了。

    上吊时说文臣皆可杀,实际上是他这个皇帝才最应该杀!

    陆四从来不是一个感性的人,他是一个屁股决定脑袋的人。就这十几年盐城这一片农村的变化,就足以让他对崇祯给出负面评价了。

    要知道盐城这一块虽是近海,土地多为盐碱,但好歹也是鱼米之乡,百姓温饱是不成问题,并且还能小有收余。

    然而在不断增加的田赋杂税影响下,百姓的日子是每况愈下,搞得连吃肉都成奢想,试问,这皇帝能是好皇帝?这朝廷能是好朝廷?

    也就是他陆四现在不具备造反三要素,不然怎么也要学李自成揭杆而起,这明朝实在是指望不上。

    亡,也该亡了。

    崇祯那头,现在除了求臣子们给自已捐银子,剩下的救命稻草就是南方的漕银。

    漕银走的是运河。

    所以,淮安的漕运总督衙门一定是接到了崇祯的严旨,这才紧急征用民夫疏通运河,目的是让江南的漕银为帝国续命。

    可惜,没鸟用,纯属临时抱佛脚。

    对于现在的崇祯而言,有没有钱其实都不重要了。他真要是想保住祖宗的基业,这会除了带着儿子撒丫子南逃没有任何办法。

    结果,这家伙死要面子,坑了自已也坑了儿子,坑了他老祖宗留下的大好基业,更坑了整个中国。

    历史,注定了。

    我算不算也被崇祯坑了?

    陆四想到这个问题,逻辑上好像确似如此。

    崇祯要不死逼着江南运漕银救命,漕运衙门就不会让淮扬二府紧急征调民夫疏通运河,那样陆四就不必去吃这挑河的苦。

    果真是小人物的命运从来是由天不由我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