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三章兄弟生隙(第3/7页)  鬼谷神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富贵生活吗?

    楚国的王位从来就不是大哥的,你是觉得当年父王驱逐他有错吗?

    列国之争并不需要什么理由,有的时候就是一个谋略,有的时候就是一个细小的苗头,有些时候就是一个野心,一个潜在的威胁。

    若当年大哥与晋国公子勾结之事公之于众,试想秦国与吴国还有越国的态度会是怎么样了。

    吴国受晋国扶持钳制楚国,若知道晋国与楚交好,那么就等于晋国抛弃了吴国,而吴国会不会甘心如此,吴国没有北上实力,可却有伐楚之能。

    而越国也不会再与楚国结盟,更重要的是西秦一直民风强悍,把孟赢公主嫁来楚国,若楚国与晋国交好,那就是于秦国不利,自然会激怒秦哀公,若秦国也发兵攻楚,那么你觉得晋国靠得住吗?

    它是否会发兵来救百年来一直结仇的楚国,事实一清二楚,晋国自然不会。

    晋国公子与大哥勾结之事,本就是晋国的一个阴谋,就是想让楚国得罪秦、吴、越三国,让三国把楚国瓜分,这样南方就会四分五裂,三国互相牵制,最终得利的自然是晋国。

    只是大哥当年一直看不清这个道理,还一直认为晋国公子是看中他的身份、地位,以及贤名威望,真心想与楚国交好,可他却并不知道,这正是晋国瓦解楚国的谋略。

    最终的结果你们也看到了,纵然是晋楚未与交好,没有造成楚国灭亡,可也让我们兄弟几个生隙,让大哥与父王生隙,至楚国内祸不断,贤臣远逃,也才导致楚国险些灭在吴国手上。

    这一切幸得父王英明,自已娶了孟赢,生下先王,才能得到秦国与越国相帮,而先王娶越姬自然也是为楚国而谋。

    大哥什么时候能有当上楚王的资格,他只是一个愚蠢之人,受人利用而已,若要说有资格当楚王的,也绝不是他。”

    子西把当年的情势分析通透,也让子基与子闾两人听了十分惶恐,而对这个晋国公子才是真提心怀恐惧。

    如此连环之计,实让人防不胜防,打着与楚国交好之意,却是想置楚国于死地,若当年楚与晋交好,那么三国围攻之势已成,而凭当年晋国的强大国力,很有可能会在南方四国混战之时,挥师南下,击溃南方列国,成为大周天下最强的一国,一统中原并非只是一句空话了。

    这才是晋国公子与楚国太子建交好的主要目的,并非想真的让楚国好,而是想灭了楚国。

    纵然不能实现灭楚的目的,至少也可以拢乱楚国,而事实上也达到了目的。

    楚国因为太子建之事,伍子胥、伯否远走吴国,为兴盛吴国立下汗马功劳,同时当年攻楚,也险些灭了楚国,也成为楚国几百年来的奇耻大辱。

    此谋略成与不成都对晋国百无一害,几十年前的谋略,却也影响了南方几国的走向,直至现在,楚国依然还在为当年之事而内祸不止。

    “还是二哥分析得通透,小弟实在愚味,一直不能想通此事,若说依当年之势,大哥对于王位是没有任何资格。

    二哥为保楚国与吴国多次交战,一家人为楚国牺牲殆尽,而父王架崩之后,最有机会的还是二哥。

    就算是先王去世之时,二哥也是力保楚国不亡的最大功臣,是楚王的不二人选,只是二哥一心为楚国谋略,以贤推让,实在让四弟惭愧。

    只是二哥,现在情势如此,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子闾也是适当的把语气放低,先恭维了子西的功劳,同时也是征询子西对于此事的谋算。

    “四弟呀,刚才你们兄弟俩都心有怨气,觉得我这个二哥怕是老了,不中用了,所以你们也不待见了,现在为何又要问我如此问题?

    大哥的为人你们不是不知道,他自小受宠而娇,最是见不得人比他强,这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