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特现象(第1/2页)  纳米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下午一点半,一直忙碌到傍晚六点左右,四个半小时的实验,让三人的精疲力尽。
    将最后一次实验的数据,记录在平板电脑上,谢清精神疲惫地摇摇头:“存武、玲惜,今天就到这里了,我们先去吃饭。”
    “嗯!”熊玲惜有气无力的点了点头。
    程存武也是一脸疲惫,露出一丝哭笑不得的神情:“太累了,长期做这种枯燥的实验,我整个人都有一种窒息感了。”
    收拾着实验室的谢清,笑着回道:“成功属于耐得住寂寞的人,科学需要才情,也需要毅力,我们现在还在山脚下,距离山顶还差十万八千里。”
    “耐住寂寞方为妖!”程存武开玩笑道。
    科学研究,并没有外人想象中的激情四射和跌宕起伏,只有枯燥无味的单调重复。
    在国内真正的实验室内,像电影那样的无脑操作,其实可能性非常低。
    当然如果是西方人或者天竺人、东瀛人之类,这些奇葩生物,倒是可能出现比电影更加无脑的骚操作。
    在这些非常正常地区中,魔幻现实的事情,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
    或许在国内民众看来是脑残的操作,在那边却是司空见惯的正常,用一句话来形容这种情况,那就是:
    我常常因为自己不够变态,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就像谢清团队的实验室,安全措施都非常到位,只要不自己作死,基本不会出现大问题。
    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谢清三人完成了实验室的相关处理后,才离开这里,来到食堂吃晚餐。
    一边吃饭,谢清三人一边讨论着一些实验数据。
    人在忙碌的时候,往往最容易忘记时间的流动,转眼间,就到了十月中旬前后。
    谢清三人一边上课,一边做实验,在废寝忘食的努力下,他们已经累积了非常多实验数据,只是对于电场合成的规律,还是感到一团乱麻。
    夜深人静,漠北的十月份,已开始临近冬天。
    贝尔湖的湖面,倒映着那冷冷清清的月,西伯利亚的寒风,吹皱这一湖碧水。
    谢清的房间,仍然开着灯。
    窗户的玻璃窗打开一条缝,冰冷的寒风,不断渗进来,让书桌旁的身影,保持着头脑清醒。
    他抬了抬眼镜,手指不时移动鼠标,看着笔记本页面上,那一页页实验数据。
    一团乱麻。
    所有的数据一团乱麻。
    这些天他们做了非常多实验,从无定形碳到碳的同素异形体;从氢氧根和二氧化碳,向高分子有机物转变;从三酸二碱,到各种衍生化合物。
    虽然一部分化合物的合成,他们成功实现了,但其中有什么规律,仍然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们遇到了其他同行相同的问题,无法让电场合成,形成一整套合成理论,只能瞎猫碰死耗子式的用穷举法,一个个试过去。
    穷举法虽然也可以发现一些合成方法,但需要的时间太长了,这是一种非常无奈的土办法,科研效率非常低。
    谢清自然不想用穷举法,所以他希望可以在实验数据中,发现一些有用的规律。
    一页页的仔细翻看,他不仅仅就成功合成的数据,纳入分析范围内,连那些没有成功合成的数据,有一并分析了。
    只是其中的各项数据中,千奇百怪的情况,让人看得有些抓狂。
    突然他眼神停留在一组数据上,那是一组二氧化碳的电场转变数据,从数据来看,温度越高,在电场中,二氧化碳被电离成为单质碳和氧气的概率越大。
    这个现象,倒是容易解释,主要是原子和电子,在高温下自身的活跃度越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化学反应,都需要高温高压的环境。
    而温度越低,则原子电子活跃度越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