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6章 芦苇纸造出来了(第2/2页)  大宋铁甲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柴林肃然起敬,这个郎中可能是连个证都没有的赤脚郎中,但是人家的情怀、医德可谓是非常的高尚。

    “多谢郎中,我叫柴林,在东平府做点小生意,这是我名帖,有什么事情可以去东平纸行找我。”柴林给了郎中一张名帖。

    “好的。”

    柴林在东平府的名气很小,郎中也没在意,礼貌的柴林的名帖收起来了。

    看病完,一行人这才找了小店歇息不提。

    早上,造纸坊院中,打浆机正在往池子里打浆。经过浸泡的芦苇粉,用铁桶装了倒进去打浆机的料斗。打浆机轻轻震动,发出沙沙的声音。

    造纸坊主管陈隆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一切已经超出了他认知的范围。太快了,浸泡好的草粉加进去,下面出浆口就把纸浆打出来了,非常的细腻,纸浆这么细,造出来的纸才好,写毛笔字、画画、上厕所都是好用。

    自己当初要有这设备也不至于作坊倒闭了,打了半个时辰,水池已经满了。

    百十名工人拿着带纱网的造纸框开始工作了,这是手工造纸。把纱网框往浆池里一放,拿出来,细腻的纱网上就全部是纸浆了,工人们把框子拿到固定的位置晒干,等完全干燥后用竹篾子把纸张取下来,这纸张就造好了。芦苇纸颜色偏灰白,纸张细腻不拉手,还很柔软。一百张一捆,十捆一包。这就是生活用纸了,饭店把这种纸张放桌上客人用来擦餐具筷子,中等人家也会买了用来如厕。

    光晒纸的架子都占地几十亩,工人们来回穿梭,如同蚂蚁一般,不得不说在生产力落后的年代人多才能力量大。现在只能算是试验生产,烘干房还没造好,也就是晴天生产,一旦天气不合适就只能停产了。

    陈隆拿了一包纸,骑上马屁颠屁颠的来到了柴林暂时落脚的那个破旧院子。

    一进客厅,陈隆高兴的说:“庄主,造出来了,造出来了。”

    “噢,挺快啊,我看看。”柴林拿过纸张仔细看了看,没有经过化学品漂白的纸张颜色淡黄灰白,散发着淡淡的芦苇的味道。

    “手感挺好,没有毛刺,不拉手。不过包装上还得下功夫,酒楼用一定要小包,设计的要漂亮。居家用实惠,包可以稍微大点,可是这么大一捆就太大了,好几斤重,得用好几个月显然不合适,要小些,这样才能感觉道便宜。包装纸袋也要漂亮,可以在包装袋上印刷些诗词之类的来增添一些情调。”柴林提议说。

    吴用很惊讶,道:“这可真快啊,咱们这生产成本如何?”

    陈主管说:“这一大捆五斤纸一千张纸,芦苇成本一文多,粉碎加上造浆成本也就是半文多点,重点在晾晒和打包上。重点在晾晒、打包上呢,一共下来差不多要十五文钱的成本。市场零售价在一百五十文上下,非中等家庭不舍得用。”

    吴用对柴林说:“不如咱们先低价销售,以三十文的价格卖给商户,要求商户以四十文的价格卖给零买的人。不用半年,小造纸作坊都得统统倒闭,到时候咱们再提价?”

    陈隆听了大惊,庄主的这军师计策真狠啊,质量比小作坊生产的要好,价格比小作坊再底上一倍。只要一上市,恐怕不出三月小造纸坊都得统统关门倒闭。

    柴林说:“咱们的目的是赚钱,不是垄断。价格不会压的太低,总得给小作坊留点活路。质量比他们好,价格跟他们一样就已经够他们受的了。”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