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上元(第3/6页)  穿成暴君身边的死太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梳是从府中跟娴妃过来的贴身丫鬟,自然忠心耿耿,什么事儿都不瞒着主子,早就将银票的事儿交代了。

    “哼,就知道她那日是在放屁!还归隐山田?尝惯了糖水,鬼才愿回去咽苦药汤子!”

    娴妃望着镜中逐渐艳丽的五官,嘴角浮现出丝嘲弄:“不过这样也好,有所求,就能抓住她的命门,若不靠毒药,光用钱财就能喂饱这条狗,倒还真省事了。”

    卷梳试探着主子的意思:“那依娘娘所见,事成之后,这条狗还留不留?”

    “暂且观察着,她有意依附本宫是好事,你先安抚住人,待以后再做计较。”

    娴妃抬手,往鬓间又插上支贯白珠的步摇,若有所思:“看来这故事,得说些新花样才行了。”

    殷帝一连去了灵静宫三日。

    虽未留宿,每天都不久坐,可这在后宫中,着实引起了轩然大波。

    那个如佛子般的殷帝,竟然真的对女人感兴趣了!

    娴妃媚骨天成,家世显赫,哥哥又争气,在前朝屡屡立功,若其能赶在魏后前头诞下皇长子,前景着实不可限量……

    诸多议论中,也有担忧声渐起。

    娴妃家中除了个出息的哥哥外,还有不少毫无建树的亲戚在朝为官,仗着魏后的势力整日的混吃等死,时不时的还有“纵奴行凶”、“买卖官职”等流言传出。

    言官屡屡上奏,可每次殷帝欲仔细调查时,都会被一干重臣联手压下,或阳奉阴违,或敷衍了事,最终也没查出个结果。

    德妃虽与魏后有不和传言,其父蔡太师在朝堂上,还是给魏后那派人留了脸面。

    每每出了事,既不帮衬也不落井下石,自冷眼旁观,任凭他们丢人现眼闹成一锅粥。

    若娴妃此番真得了势,恐怕会趁机在朝中安插更多家族中人,倒时势力渐涨,恐怕连蔡太师都不放在眼里了。

    也有人疑虑,这魏后与娴妃虽同气连枝,终究也是两姓人,再姐妹情深,还能在子嗣的问题上让步?

    怕是终有闹翻的一天呦……

    殷帝原本在后宫中雨露均沾的计划彻底搁浅。

    当他连着五日去往灵静宫时,魏后终于坐不住了。

    据传,她亲召娴妃小坐片刻,待其离去后,怒砸了几盏茶,娴妃脸上也变颜变色,两人似乎不欢而散。

    瞧这架势,应是谈崩了。

    安宁宫中,德妃的脸被晃动的烛火照得阴晴不定,冷冷盯着跪在身前的几人。

    “说。”

    众宫人面面相觑,都指望着对方能先站起来抗雷,互相都缩起了尾巴。

    德妃重重拍案,胸口剧烈起伏着:“都是群酒囊饭袋!这么久了,连半点消息都探听不出来?本宫养你们还有什么用!”

    见主子震怒,众人全都将头磕在地上,鹌鹑似的瑟瑟发抖,指望好歹能混过这遭,待来日再细查。

    谁知德妃却再没耐心,咬着银牙发狠道:“本宫看你们是闲散日子过惯了,身上的皮松得很!从今以后,凡办事不力者,先领三十鞭子再说,看你们尽心不尽心!”

    德妃说的鞭,是安宁宫的私刑。

    关上门打,脱去犯事者上衣,用牛皮鞭沾了水抽。

    单一下肉皮上就能起红条子,三十鞭下去,背后几乎连块好肉都找不到。

    若一天如此,挨挨也就过去了。

    日日这般折磨,还真不如直接杖毙来得痛快。

    眼见行刑的老太监就要来带人,众宫人急得抓耳挠腮,浑身的衣裳都叫汗湿透了。

    行刑是分批次的,就在第一个倒霉蛋发出抑制不住的惨叫时,一位叫“小付子”的太监猛拍脑门,连滚带爬来到德妃脚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