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秀才和尚有遗言(第2/4页)  甘河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前一后跟着肃廉出了里屋来到院子里,扑打着裤脚的泥土一脸的委屈。

    “哭!哭!哭个锤子!”肃廉斜倚着老槐树下的水缸实在看不惯老大老二的寒酸样!

    “四妹的意思是说,老和尚又没走开,到村口祠堂问问又何妨!”肃廉解释道。

    那肃清抹了把鼻涕往鞋底子上一蹭,眉头一舒一抬脚正踹在老二肃正的屁股蛋子上“老爹又没死,哭个球的恓惶!”话没说完自个儿先撒了腿冲出院门朝着祠堂方向争抢功名去了。

    肃正肃廉见状,也来不及争论什么,争抢着追肃清,门还没出俩人就撞了个人仰马翻,肃廉受了委屈哪肯示弱,又猛推了二哥肃正一把,肃正的长衫偏偏挂在了门栓上,眼巴巴的看着大哥三弟要出人头地,也顾不及解,心一横腿一蹬哧啦一声挣脱开追了出去,留下半截长衫儿在门栓上呼呼作响!

    哥仨气喘吁吁扑了空,老和尚师徒并不在祠堂,一前一后回了屋,老师父正坐在炕沿上在给老爹爹号着脉拉家常……

    “老族长身体并无大碍,不过是受了惊吓加之祖坟淹没自以为罪过过于自责罢了!”老师父不紧不慢的拨着手上的念珠,口中重复着“阿弥陀佛!”

    肃洁姑娘见状,答谢之后以准备饭食为由头赶着三个哥哥出了卧房到后厨去帮忙。只留下师徒三人及老族长在里屋细作商量。

    “叩请大师降妖驱魔!”老族长见众人散开,一骨碌爬起来跪在炕沿上。把净空和尚惊得连忙起身扶持,连声责怪自己“罪过……罪过!”

    “呵呵呵,施主多虑了,我佛慈悲,施主德才兼备,《无量寿经》有云:如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人身难得佛难值,信慧闻法难中难。南无阿弥陀佛……”

    “愿听禅师指教!”老族长伏身以示诚挚。

    “善哉......善哉......我佛慈悲为怀,岂有推三阻四之嫌,还恳请老施主不吝赐教,将这村落方圆水土、域名、格局等赐教一二。”净空法师谦卑之间眉头紧皱手上的念珠拨得嗒嗒作响。

    老秀才挣扎着移向炕里头招手示意禅师在炕沿上坐定,把自个儿这大半辈子所见所闻一五一十的娓娓道来......

    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帝尧真身原为赤龙化身,赤也焰也,焰着火也。自古水火相生相克,水火难溶,尧帝为赤龙治水立大功,赤龙飞上天,功德亦圆满。

    “尧王虚葬八百墓,唯有真身在谷林”。虚葬八百,此处为几何,并不得知,单见那五龙山悬崖峭壁如龙首一般吞天沃日气势磅礴,龙尾在浩浩荡荡的山脊间绵延着横贯西方。五龙山脚下的盘龙村麦场上至今还沿袭着上古时期锥形的土制谷仓。卧虎村半个身子探进五龙山和鸡子山之间的夹道里,强龙压着卧谷虎,阴盛阳衰,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利是远近出了名的恓惶地。

    龟寿村南面正对着的是老洼涧,老洼涧紧挨着鸡子山,龟寿村原名双嘴村,双嘴村村名可有一定的来历:上古时期盘古开天辟地,山川河流遍布各处,看似错综凌乱却也有章法可依,双嘴村地处东塬,是一块斜坡地,正西方向遥相呼应的是西塬。西塬有沟壑深不见底,两塬各自夹带流水向外延伸经久川流不息。流水齐聚渭河,渭河水浩浩荡荡向东滋润着八百里秦川,簇拥着冲出潼关归于黄河,黄河之水欢呼着雀跃着一路高歌孕育九州融入沧海,苍苍茫茫茫茫苍苍......

    东塬西塬成了塬上人家走出去的必经之地,东西两塬像延伸出去的两张巨臂一般,连接着千家万户通向外面大千世界的路。于是便有了双嘴村这样有内涵有深蕴的村名。

    老秀才打小生活在这块靠天吃饭的旱塬上,这里的角角落落一草一木再没有人能比他再熟知了!

    听罢老秀才一番陈述,净空和尚眉宇之间的愁云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