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9章 是谁不长眼?(第1/2页)  鉴宝鬼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是谁这么不长眼?不但坏了我的好事 ,还连那块地都要窝在我手里了?

    王元昭找人上报,自然是让他的公司来了,毕竟这里的搬迁就是他们负责的,名正言顺得很。

    所以,着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许多人的耳朵里面。

    和大多数人感觉到新奇的不一样,有人却在骂娘呢。

    洛城这地方,在过去可是好几朝的都城,现在虽然有些没落了。但是底蕴依旧深厚,别的不说,就算是在仿古这上面,也是有着好些出名地方的。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烟涧了。

    那里就出一样东西,青铜器。

    早在七十年代的时候,这里就有人造出的青铜镜,让人莫辨真伪。

    而得了好处的烟涧人,这是重新拾起它们祖辈的营生,开始制作青铜器,来出售获利。

    但是,当初造出仿战国时代的;牛鼻象背铜镜的那人,却是被警察找上了门。假货真卖的仿制品给他带来了麻烦,古董贩子买走后又转手卖给下一个古董贩子或藏家。一些灰色交易被警方查获,顺藤摸瓜找到了这里。

    但是,物件本就是仿制品,够不上犯罪,警察也就真没办法。只能是罚款了事。

    可从那以后,仿制青铜器的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新入行的年轻人敢干,小物件做着不赚钱就做大件。从三五斤的青铜器,变成几千斤的大家伙。至于模型,很少人看到过真古董,几乎全是按照画册上的图片翻模。反复试验,毁了再做。

    也有人干脆跑到北京潘家园市场,偷偷买个成品,回家翻模。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青铜器作坊变成几十家,;产业化形成,村里出现了专门卖石蜡、漆料的,甚至连模型都有了专门供货商。一个人每年赚两三万元,多数家庭年赚三五万元,少数作坊能赚几十万元。

    但到了如今,那里已经是产值扩大,销售每年上亿,敢于号称是青铜器全国最大集散地的地方了。

    杜家营这里本就距离烟涧不远。所以,杜家的想要复原自家的陶瓷技艺,做仿古品的想法,也是从烟涧那里得到的启发。

    但是,他们却并不知道的是,从他们一开始着手,就有人注意他们了。

    和烟涧那里的方家不同,方家是有人早早就从事着古玩贩卖的交易,知道里面交易的门道,所以,只要做出了东西,销售不愁。

    但是杜家却不一样,全是听了风声,就自己上马了。

    论起做东西,他们还行,但是要说怎么吧造出来的东西卖出去,那是绝对的外行。所以,就有人一直关注着他们,等到他们做出了魏晋陶俑以后,这才上门,花言巧语,用代销得名义拉走了他们的东西以后,却又听说,他们不得已拿出了一件真的陶俑,卖了五十万呢。

    这下就有人打上了他们的主意。

    ;当初曾经去杜家收东西,那老家伙一直说没有,现在不是拿出来了?既然这样,那就把你这五十万也拿走,等到以后你走投无路了,不还得来找我?到那时候,才是我发财的机会来了。

    所以,一直盯着杜家的戴志乐就找到自家在乡里的姐夫,提前拿下了杜家看重的那块地,想要以五十万的价码,倒卖给杜家。

    反正就是不能让他们家有钱,缓过劲来,要不的话,以后戴志乐还怎么操控杜家为他赚钱?

    要知道,如今的古玩行中,最发财的不是什么捡漏,拍卖,而是各种各样假货骗局。

    而这个门路的基础,那就是你要有以假乱真的东西,而且还最好是那种独门的玩意儿。这样一来,你就是自己不用出手露面,大大小小的贩子们,就能把货散出去,把钱送过来。

    但是,却有人想要入股杜家不说,居然还说那个土丘是什么古墓?这不是要断自己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