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局面恶化(第2/3页)  逆天明末三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重要的是刘宗敏带来了闯王的临终遗言,将闯王的名号传给李自成,虽然有不少人还有疑虑,可是当刘宗敏出示了闯王交给他的信物之后也由不得他人不信,最重要的是,在整个闯军当中,谁的实力也赶不上李自成,所有的老营兵都控制在李自成手中,这也算是高迎祥给李自成铺好的路,在这么多老营兵和所有军师的一致支持下,李自成成功接任了闯王的位置,为了表彰刘宗敏的功绩,李自成在接过闯王的大旗之后立刻力排众议加封刘宗敏为副将,节制正兵营事务,将饥兵分给了原来的贺一龙、罗汝才、田见秀等人,整个闯军队伍在合兵之后尚有老营兵三万,正兵两万余,饥兵至少十二万,十八万大军云集西安东部,声势浩大,且经过高迎祥这一败,优胜劣汰,这剩下的十八万大军兵员素质和忠心程度都要高于原先的闯军,可以说是保留了精华,李自成下令全军缟素,发誓要为高迎祥报仇,大军枕戈待旦,随时都可能攻打西安。

    而另一方面,就在杨嗣昌绝望的看着城外闯军汇合的时候,官军也传来了喜讯,孙传庭带着一万得胜之师回到了西安,跟杨嗣昌的人马合二为一,更重要的是,孙传庭带来了让杨嗣昌欣喜若狂的消息,没想到他领兵偷袭周至城,竟然取得了击杀高迎祥的战绩,杨嗣昌激动万分,连夜写了奏疏,让手下人绕道报捷京师,可孙传庭的喜悦却被傅宗龙的死全部冲淡,他万万没想到就在自己取得大捷的时候,流贼同样获得了骄人的战绩,欣赏自己的傅宗龙竟然被杀,这就意味着朝廷援兵群龙无首,杨嗣昌戴罪之身也压制不住这些援兵,陕西的局面变得更加复杂。为了抵挡李自成可能的进攻,孙传庭也是动员西安城内一切可以动员的兵力,同样全军缟素,打出了为傅宗龙报仇的旗号。双方剑拔弩张,随时都可能再次开战。可从整体局面上看,官军要被动得多,整个陕西就剩下西安和潼关两地尚且控制在官兵的手中,其他地方几乎都已经沦为了流贼的地盘,而更可怕的是,因为李自成占领了这么多地盘,他随时可以招兵买马,官兵却得不到一兵一卒的补充,只能寄希望于朝廷的援兵,可高起潜的第二批援兵迟迟不到,连孙传庭自己心里都打鼓,不知道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潼关城外,数万大军陈列在潼关关城的东面,这正是高起潜领衔的第二批援军,在北直隶和山西的兵马由傅宗龙率领进入陕西之后。后续的河南、山东等地的人马也已经在山西汇合,高起潜领兵约两万五千人到达了潼关城下,正要继续前进,高起潜却得到了一个让他难以置信的消息,傅宗龙竟然兵败被杀,高起潜和坐下诸将大惊失色,高起潜更是魂飞魄散,本以为大军既到,陕西的局面会有大改善,可是傅宗龙竟然出师未捷身先死,连杨嗣昌的面都没见到就死在了城外。随后孙传庭伏杀高迎祥的消息也到达了潼关,一天之内,潼关城经历了大悲和大喜,高起潜和众将的情绪也是大起大落,正要继续前进的时候,又有探报回禀了李自成接任闯王收拢兵马的消息,高起潜再次犹豫,便召集属下在潼关城内商议。

    “诸位,你们以为现在的局面,咱们是进兵好,还是不进兵的好?”高起潜一身黑色曳撒,坐在上首阴恻恻地问道。作为太监,高起潜显然不是那种阳光的性格,而是跟东厂的那些太监一样,为人处世都好像带着一股阴风,可他偏偏又是监军,虽然当今圣上是靠灭了魏忠贤奠定了基础,但是实际上,太监仍然在朝中占了重要的份额,特别是东厂这个机关还控制在太监的手中,全国各地的军队监军也大多使用太监,光凭这两点,太监的权力就依然不小。高起潜这么问,下面的人自然不好回答,若是说不进兵,那就违背了他们过来的初衷,圣上和朝廷责问起来谁来担待?傅宗龙死了,剩下的人马就不作为了?若是进兵,闯贼势大,十几万大军云集前方,自己不过两万多人呢,加上孙传庭等人也不过四万余人,这点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