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四章 银行风波(第1/3页)  南宋极品败家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气越来越冷,许多地方野外难见人迹。但在一些城中,并不比其它季节的人少多少。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做生意的商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新年而忙碌。

    一座高墙为屏的大城池,在内城门口左右,各有一个用木架搭建的宣传栏。样子和后世的已经没什么区别,靠墙而建,有三四米长,上面都有个遮雨篷。除了没舍得用琉璃外,比后世想得还要周到。

    韩?推广的黑板在这个时代得到广泛应用,在左边的宣传栏是一块黑板,上面的内容可谓五花八门。有寻亲的、想求购东西的、包括谁家结婚生孩子的等等。顶上横着还有一行字,内容是:

    “此栏三日一清。”

    现在的人大都很守规矩,人家在上面写了,要是没地方,你总不好将人家的抹去再写。所以才有三日一清的规矩,上面的东西最多只能存在三日,三日后除非是官府的公文,其它都得清理。在这块黑板前,只有三四个人围观。

    在右边的宣传栏前,围了二十多人。这边不是黑板,是真正的宣传栏。上面的内容更为丰富多彩,有一些文人写的诗词歌赋,有商人为自己的商品店铺打的广告,还有不少东西。现在大家围观的,是一张和商人有关的信息。一个头戴高帽,身穿长服的年青秀才正在为大家念:

    “特大消息:为振兴我大宋、方便大家、致富于民。经皇上、朝廷同意,我大宋于明年组建古今第一家民营银行,其规定如下:

    所谓银行,类似于钱庄,但比钱庄更为丰富。分存取、借贷两大类。我们承诺,存取钱财不收任何利息。借贷一年暂定两成利率,用于农耕的借贷利率减半。

    银行将会大力推行纸币,并得到朝廷大力支持。以后朝廷俸禄、军饷、赋税等皆用银行纸币发放收取。所发放纸币量,以金银库存为参照,决不会出现类似以前交子那种情况发生。

    银行会选出十个最大股东,作为常任事务处理人。所有决策,皆以投票的形式,由十个股东共同决定。若十个股东无法决定,由所有股东商议。大掌柜由这十个最大股东轮流担任,任期暂定为三年。

    此银行为民营,管理运营皆有银行内部安排处理,朝廷只有监督之权,不参预银行事务。还有诸多问题不再此说明。将于庆元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召全国对此有兴趣富商大户,来京组建银行及商量相关事宜。

    注:银行入股最低为三千两银子。

    发起人:韩?赵丹

    这个年青秀才不知念了多少遍,中途一点没停顿,一字无误。他非常高兴,在这里念一天,就有人给他一两银子。嘴巴虽有些软,一点没有不悦之色。他念完,宣传栏前热闹了,一个扛着一把锄头的老头嘴快,第一个开口:

    “召全国富商大户?天啊!这个银行想办多大?”

    “二成率不多,到时人多钱少,大家能赚多少银子?”

    一个身材矮壮的中年男子说完,另一个中年男子接道:

    “的确如吴兄所言,他们到时候还要发行纸币?以前交子之事,弄得许多人家破人亡。保证不会出现类似以前的交子那种情况发生,这谁能保证?就算朝廷保证也不行,何况还不是朝廷出面搞的。”

    “还有最少要三千两银子?三千两银子不是小数目,就算有那么多闲钱,谁家肯冒这个险?”

    基本上是一边倒,没人看好银行的前景。韩?将阿布三家拉上战车,这个决定对他建银行非常有帮助。三家将全国划分成三个区域,每家管一个区。念字的年青秀才是阿布道格那边所请,该说的话都已经给他说清楚。见许多人摇头晃脑,顾不得嘴巴发软:

    “大家听我说,你们可知道这事的发起人是谁?”

    “是谁?”一个老头问出,另一个年青人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