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亲不亲老乡亲(第1/3页)  你好,1983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出了徐校长的家门,刘青山顿时感觉轻松许多,面对威名赫赫的徐大胡子,感觉压力有点大。    不过在他内心深处,更多的是对这一辈人的尊敬,他们对于事业的那种执着,那种无私奉献,真的可敬可爱。    骑车驮着爷爷,一路颠簸颠簸回到夹皮沟,天都快黑了。    当刘青山将谈好的条件告诉母亲后,林芝的脸上,也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    二姐刘银凤也充满羡慕地说道:“三凤儿,要不我也在家跟你一起自学好了,你正好教我英语。”    刘青山摆摆手,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二姐,你跟我不一样,还是在校的好。你原本就只是差临门一脚,现在磁带都录好了,只要你肯下功夫,肯定没问题。”    “如果其他学科还能再提高一下,没准来年就能先放个卫星,考上清北之类的名牌大学呢!”    说到这里,刘青山甚至美美地想着:真要是那样,徐校长也就不用总瞪着大眼睛盯着他了吧?    听了弟弟的分析,刘银凤嘴唇抿了抿,然后用手一撩,将垂在胸前的两个辫子甩到身后:“明年,我一定要考上大学!”    “二姐,俺信你!”    刘青山也攥着拳头打气道。    老四刘彩凤也不甘落后:“二姐,俺也信你,咱们拉钩好不好?”    一大一小两根小指,紧紧拉在一起。    看着二姐好看的脸上满是坚毅,还有小老四眉开眼笑的小脸儿,刘青山的嘴角,也开始向上翘起。    “哎呀,你们别在这碍事,我还要挂幔帐呢!”    大姐刘金凤风风火火拿着一根幔帐杆子进屋。    刘青山不由得嘟囔了一句:“大姐,你就这么着急把自己嫁出去啊?”    然后,他就被刘金凤手持幔帐杆,跟拿着丈八蛇矛似的,撵得满屋子乱跑。    ……    随着刘金凤就和高文学婚期一天天临近,整个家里都忙碌起来。    甚至说,整个夹皮沟这个小山村,都跟着一起忙碌起来。    平时村里娶媳妇嫁闺女啥的,一般都是赶到冬闲的时候。    一来秋收之后,手里多少有点余钱;二来,大伙都在家猫冬,人都比较闲。    像刘金凤这样,选择夏天结婚的,还真是不多。    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大伙的热情,毕竟眼下大田的三铲三趟已经完事了,麦秋儿还得有半个月左右,也正好是农闲的时候。    一大早的,乡亲们吃过早饭,就开始往老刘家溜达了。    正所谓,红白喜事都不是一家办的,都是一个村儿的,必须帮着忙活忙活。    走到当街上,就听到远处有歌声传来:“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    大伙不由得精神一振:这歌唱得真好听。    张杆子这个懒汉,也混在人群里面,他倒不是干活积极,主要是操办喜事,能跟着混点吃喝。    一听大伙讨论唱歌,张杆子顿时来劲了,昂着头说道:“嗨,你们不知道吧,唱这首歌的,那家伙长得才带劲呢,跟大明星似的。”    “名字叫得也好听,叫什么来着,对了,叫尼古丁!”    说着,张杆子还使劲拍了一下大腿,一副煞有其事的样子。    这时代的农村,消息闭塞,有些事情免不了以讹传讹。    不过呢,村里还是有明白人的,立刻就有人站出来,纠正张杆子的胡说八道。    “杆子你可别瞎白话了,人家叫李谷一,是位歌唱家!”    说话的这人可不得了,姓张名路,人送绰号“大张罗”。    此人生了一双小眼睛,薄嘴唇,能说会道,谁家要是有个红白喜事、大事小情啥的,都是他出头帮着张罗。    有时候,说话比队长张国富还好使呢。    那时候,基本上每个村子,都得有这种明白人。    既然是明白人,知道的当然也就多一些,数落起张杆子这样的懒汉,可谓是手掐把拿。    只见大张罗的小眼睛瞥了一下张杆子:“还尼古丁呢,尼古丁是香烟里面的一种有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