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倒是落了个好差事(第1/2页)  大秦风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文 第四章 倒是落了个好差事

    荀彧从臆想中惊醒,猛然想到:“不行,自己得去看看是何人做出如此一诗。”。

    自古英雄都是惺惺相惜,豪爽之辈,倒是没有那平凡之辈的约束。

    呤完一首,秦炎颔了颔首,颇为满意,眼角瞥见自己的猎物正在朝这边走来,秦炎眉毛一挑,呼气起身,准备离去,不过,步伐却是慢的出奇。

    快步向前走了一段距离,总算是看见了呤诗的人,当看见他正准备离开时,荀彧高声喊道:“兄台,请留步。”

    听着后方的声响,秦炎心中动容道:好家伙,总算是来了,不枉自己深情一呤啊。

    想归想,秦炎还是装作一脸不知情的模样,缓缓的转过身去,看着小慢步跑来的荀彧,抱拳按照东汉的礼仪行礼说道:“不知这位足下有何事?”

    这时,落在荀彧身后的其余二人也跟了上来,看看是何方神圣呤出了一首惊天之作。但当看到只是一位穿着普通的,模样倒还清秀的秦炎出现在眼中,二人顿失所望,他二人皆是豪门出身,前来参加蔡府的文学盛宴就是为了结交一些“门当户对”之人,可不是来看这些草民的。

    “在下荀彧,荀文若,这两位分别是吴亦和童飞。”荀彧对着秦炎回礼以不失礼貌,向后介绍起身后的两人。完全没有在意秦炎身穿什么或许对他来说,才华才是一切。

    两人听得荀彧的话,纷纷对秦炎回礼问道。到也不是十分热情,要不是荀彧的介绍,可能他们都要转身离开了。

    “在下秦炎,字……子泰。”

    听着对方自报家门了,秦炎笑着回道,自己在后世那样有什么字啊,但在古代还就兴这字,反是有点文化的都要给自己取个字,秦炎当然也不能落后,脑中一振,想到古代的文字都跟自己的姓氏相呼应,子二字就出现在脑海中,毕竟自己的姓名中带有一个炎字,这炎在汉语中的解释就是热,炎热,自己就取子泰二字,意味着自己要不断的进取,就算是到达泰山之巅也要使足了劲向上攀爬,不可懈怠。

    秦炎的谈吐不凡,令的荀彧更是起了一番结交之心,问道:“子泰兄,那刚才的诗词可是你所作?不知诗名?”

    没有迟疑,秦炎顿时露出一副知音难觅的景象,淡淡的说道:“是吾所作,闲来无事,便作诗一首来抒发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罢了。至于诗名吗我给它取了个行路难。”

    “行路难!可真是好诗。听了子泰兄一诗,吾也是深有感触啊。”荀彧叹了叹气,深有体会。

    “不知子泰兄师承何处?”荀彧引着秦炎在一旁做下,大有一股方见恨晚的感觉。

    在他认为,能做出这么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背后一定有大儒在悉心的教导。

    “叮,荀彧对宿主的忠诚度好感上升三十。”

    听着系统的提示音,秦炎心中一阵高兴,但其很快便压制住内心的小激动,说道:“文若兄高看某了,在下也只是蔡家临时招募的佣人,也只是读过点文章罢了。”

    听着秦炎的话,荀彧震惊了,没有人指导都有如此的造谐,可不是寻常人啊,没有任何的鄙夷,荀彧盯着秦炎的双眼打气道:“子泰兄不可妄自菲薄,寒门出士子也是大有人在的,况且子泰你有如此才华,何愁前路漫漫?”

    秦炎微微一叹,露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皱着眉头道:“文若兄谬赞了,只是当今朝廷,唉,不提也罢。”

    “同道中人!”

    荀彧暗呼一声,只感遇到了知音,一时两人犹如多年未见的好友,开始谈起天下事来,把吴亦二人凉在了一边,二人看着两人大有一股相见恨晚的感觉,跟荀彧道别一声后就往别处走去。剩下了秦炎二人。

    见着吴亦二人离开,荀彧悄然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