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0章 扶灵回乡(第2/7页)  帝月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只当是她感动于陶氏、余氏的母女情深,哪里晓得,冯昭是想到了余氏一生的凄苦。余氏后来坚持不嫁,不是对冯崇德有多深的感情,而是因为她最想嫁、最爱的那个人在她嫁人的那天自尽了。</p>

    余氏一次次说“你爹是大英雄,其他男人都比不上他”,只是不想说冯崇德的半句坏话,无论如何,冯昭是冯崇德的女儿,她不想损了冯崇德的形象。</p>

    当大余氏告诉冯昭,说冯崇德因为余氏心里有人,还动手打过她,心里就越发心疼余氏的不易。</p>

    世间,那些光鲜、美好的,永远都不是你看到的那般美丽,而背后的辛酸又有多少人知晓真相。</p>

    冯昭一直在琢磨着,给后世留一个真相,那是陶氏与余氏的婚姻悲剧,后世应该晓得这真相。</p>

    拿定了主意,她决定在白天歇息时便为陶氏、余氏作传,将她们的真实故事雕刻成碑文,埋藏在陵墓,当然,对于她们的真实死亡原因,她亦要刻在那里。</p>

    冯昭先写了《禄国夫人陶氏传》,后写了《誉国夫人余氏传》,反复修改了好几回,认为很不错了,便将残稿焚去,只余了最后的书稿,将书稿藏在一只专门的盒子里。</p>

    弄完这些后,她抽了时间绘制《亡祖母陶氏像》、《亡母余氏像》,是用工笔画法绘出,绘得很是细腻,陶氏并没有穿诰命大妆,而是她记忆里着随常服的正面像,在她的膝前,有她、余氏、冯晚跪拜的情形,在陶氏的身后挂着一幅偌大的寿字图,这意味着是余氏携着两个女儿给婆母陶氏贺寿。</p>

    画是的冯昭是八岁的模样,而冯晚是六岁。冯昭采来了果子,冯晚采来了花,两个女童各拿着一物,形象生动,富于灵气。</p>

    余氏像亦是正面像,面前跪着冯昭、冯晚两姐妹,却是慈母教女的画面,余氏的手里拿了一根柳枝,微微扬起,是要处罚一双女儿。冯晚手趴地上,作告饶状;冯昭挺得笔直,一身傲气。</p>

    出门快一月了,快到太原府,祖宅族老们派了十几个冯氏族里的后生汉子来帮忙,天气更炎热了。</p>

    今儿黄昏冯氏族里的人就寻过来了。</p>

    十几个汉子听说冯昭是一路走路来太原,个个先是惊讶,再是一脸凝重敬佩之色。他们听闻冯昭才华横溢,有勇有谋,为了西北百姓更是上书死谏,逼得皇帝不得不赈灾,比那些在朝食君之禄,却不干事的大臣都要有风骨。</p>

    林间,冯昭正坐在一个帐篷前,面前搭了一张书案。</p>

    有人好奇地道:“晋国夫人每日还看书?”</p>

    “赶路的时候在替誉国夫人诵经,歇下来时也会看书、抄经,这几日在绘禄国夫人、誉国夫人的遗像。”</p>

    冯昆没与冯昭接触过,对他来说,这个妹妹在故事里。这次算是接触的时间最长,知她性子坚毅,对任何事亦是有自己的主张,更重要的是,她很用心,无论做什么都力求做得最好。</p>

    冯昭看余生骑马过来,唤了声:“余生。”</p>

    余氏跳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