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四十二章 朱志国发展的不错(第1/3页)  明末之海上雄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只是对着酸液,唐学志对此也很头疼。</p>

    他不是化工专业出身,有些东西,也只知道个大概。</p>

    但是化工这东西,差之毫厘,则有可能酿成祸事。</p>

    想了想后,他还是对王岳说道:“看来,我还是小瞧了这东西的难度。”</p>

    “这样吧,不管你想什么办法,去附近炼铜场出高价,找两个制酸匠来,记住,将他们的家人全部接来。”</p>

    从火药作坊出来后,唐学志还去了陶器坊。</p>

    温度计这东西,对于化工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p>

    就好像制作硝化纸,还得充分掌握硝化的温度,仅仅靠经验,恐怕很难制作出可靠而实用的材料。</p>

    玻璃已经有了。</p>

    水银,在华夏古代就已经很常见了。</p>

    唐学志只需要让人用特定方式,将这东西,加入到玻璃柱里面,就可以做成一支还算准确的水银温度计。</p>

    至于温度计归零的问题,也很好解决,水的沸腾温度,为一百摄氏度,冰的熔点,为零摄氏度,这就是很好的参考点。</p>

    陶瓷作坊,如今已经扩张为,玻璃、水泥、石灰、瓷器四大产业,还专门设置了玻璃研究的实验室,专门研究新型的玻璃产业。</p>

    包括望远镜,枪械、船用、观察镜。</p>

    甚至唐学志还让人做出了一支“潜望镜”,用于观察战船底部的一些状况,一些简单的检修,也用不着派蛙人下去查探了。</p>

    当然,如果将来有潜艇,也可以很快就移植到潜艇上去。</p>

    陶瓷这种东西,并非军工,属于规模化的产业,主要的瓷窑已经搬到了明城附近,在金门只留下了研究的作坊。</p>

    不仅仅是瓷窑,许多较大型的产业,比如水泥工厂、被服工厂,造船、火器等主体产业,都开始往明城转移。</p>

    在此之前,将鱼鹰的主体工业搬迁到海峡岛,唐学志还有些担心。</p>

    不过从西国人手中,收复圣萨尔瓦多城后,他已经能够毫无顾忌的,可以支柱产业往海峡岛转移了。</p>

    金门,虽然临近大明,有着独得天厚的资源优势。</p>

    但终究格局太小,如今,海峡岛已有百姓十万之众,他们是消费者的同时,也是制造者。</p>

    明城,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慢慢的迎来了人口红利期。</p>

    工业化,小手工业,将从明城开始~</p>

    回到总部,只见竹影急匆匆赶来~</p>

    “将军,北港出事了~”</p>

    竹影急忙将情报部送来的消息,递交到唐学志手中。 f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