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屡战屡败(第1/2页)  明末之海上雄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只是,杨浩提前得到了消息,转移了家人,并且将水驿官军的消息,透露给了卢文才。

    卢文才半信半疑,一直到杨浩的兄弟,带着杨家八口,进入了他的大寨后,才相信了杨浩的话。

    当夜,杨浩带着几个兄弟,里应外合,一举攻下了马子安的大营。

    马子安大惊失色,醒来时,才发现,四面都是匪军,慌乱之中,差点就拔剑自刎了,幸亏几个亲信拼死护着他突出重围。

    卢文才带着兄弟,追杀三十里,声势浩大。

    通河西接京城要塞,北至大海,南连京杭运河,属于通往京城的咽喉要道。

    数以万记的船工,常年在这条繁忙的水道上逃生活,卢文才也颇有人脉。

    听说他这边反了,那些平日里因为遭受巡河官军欺压的船工,纷纷响应,队伍不久就扩充到了两千多人。

    杨浩本事不小,加上破敌有功,被卢文才提拔为先锋官,手下领着近千人马。

    在匪军中,混的风生水起。

    只是,这条水道,被卢文才占了,相当于断了京城与江南的通道,朝廷也不会答应的。

    很快,通州卫和定边卫就派出了兵马,联合进剿。

    两卫人马,有三千之众,浩浩荡荡,搭乘上百条船,朝着杨村水驿杀来。

    卢文才知道不敌,便只是派小股人马,稍作抵抗,自己早就将船藏起来,溜上来岸。

    如果,仅仅是这样,他恐怕也逃不过几千官军的追杀。

    只是,此时,传来了

    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

    达子来了。

    黄台吉举十万大军南下,接连突破长城口数道关隘,京城,顿时就暴露在达子铁骑之下。

    永宁,昌平,顺义等地,相继失手,达子大军直逼通州城下。

    负责围剿卢文才的大军,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吓得连夜撤回了通州大营。

    卢文才虚惊一场,从山上下来时,粮草早已耗尽,却没想到,竟然是达子救了他们一名。

    乘着官军主力一走,他一个回马枪,再度杀入杨村水驿站,然后挥师南下,又破河洗水驿。

    一支饿着肚子的人马,就这样再次起死回生了。

    然~

    卢文才知道,杨村这个地方,最终非久留之地,便想在附近劫掠一把后,再谋退路。

    张风翼率领大军,进驻通州后,四方的粮草,开始源源不断的运往通州大营。

    杨浩便是看中了这一点,将目光放到了定边兵站这边。

    他们老早就撒出了眼线,并且派出小股人马,试探定边兵站的虚实。

    郭德金手下,也有五六十号人,驱逐匪军小股人马,也是没有问题的。

    被郭的金驱离的匪军,却意外的得知,有一支运粮队不久后将会在定边兵站停靠。

    于是,便有了杨家人求助的那一幕。

    那个奄奄一息的杨老汉,便是杨浩的父亲,杨通福。

    杨玉花,则是杨浩的妹妹,不过,她真名却不叫杨玉花,而是叫杨铁男。

    杨浩早年拜一个老猎户为师,一身本事,尽得老

    猎户真传。

    杨铁男也从哥哥那学得了一点皮毛,别看她小胳膊小腿的,给她一杆长枪,两三个壮汉进不了身。

    只是,此事,王涛和郑楚他们,并不知道杨玉花的真实情况。

    王朴听从了郑楚的建议,带着兵马,直奔杨村水驿。

    经过两个多时辰的急行军,大军在傍晚前,抵达了杨村。

    王朴看着那个已成废墟般的村子,也止不住的摇头:“三年前,某带着人马进京勤王时,曾今路过这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