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9章 苦役上路(第1/2页)  古代锦鲤崽崽的直播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苦役的人有六百多人,但送行的人却并不多。

    这些服苦役的人,除了像南枝这样流放至此的,便是在黄杨县城犯了事儿的罪犯。

    前者在这里的亲属不多,后者也是人见人憎,所以除了实在割舍不下的亲人跟另有隐情的之外,并无多少人送行。

    行进的队伍按照五十人一小队,分成十三个队伍,有二十名官差轮流看押。

    因为是苦役,所以不能坐车马,要从现在开始跋涉一路往边境去。

    队伍里女人、老人、孩子都有,但大多数还是青壮年,十五到四十五岁之间的。

    比起来他们,南枝这样的还算是受到了优待的,至少不用戴脚铐。

    所有的青壮年脚上都带着脚铐,听说有二十多斤沉,他们要带着这些脚铐走四五百里路。

    按照队伍一天行进三十里路程计算,他们也要走上半个月。

    半个月下来,脚铐能把脚踝磨得皮开肉绽。

    南枝所在的这个小队大多都是女人跟孩子,也有个别老人,只有一个官差看着,算是比较轻松的了。

    这个官差是江县令特地打过招呼的,点名的时候就特地看了南枝一眼,后面分配犯人跟罪民要扛的东西时,也只给了南枝一个比较轻的包袱。

    这些都是他们即将要去服苦役的地方会用到的东西,大多都是工具,比如镐头、绳索之类的。

    也有一些生活用品,锅、瓦罐,全都要人背着。

    南枝负责的是背盐。

    大虞朝的盐业管制严格,不允许贩卖私盐,都要在户籍地按照日常所需购买。

    若是做生意,还需要在官府备案才能够多买盐。

    其实干力气活是很需要盐的,吃的饭菜,甚至喝的水里面都要放上一些盐才好。

    但是官府在对待罪民跟犯人的时候,特别严苛。

    六百多人,即便是最后也许没有六百人,只剩下一半……但这一袋粗盐也明显不够这么多人五六个月吃的。

    南枝一掂就知道,这才十多斤,一个月顶多两斤盐,六百多人的饭菜,别说一个月了,一天都得两斤盐。

    旁边一个负责背炒菜大锅的半大男孩,大概也就十岁左右的样子,背上那口足有二十多斤重的大铁锅,脊背都差点儿给压弯了。

    见南枝惊讶,男孩凉凉开口道:“少吃盐就没力气,没力气就跑不了,也打不了架。”

    南枝没留意自己的表情已经落入了别人眼中,听到声音才慌忙转头过去,那男孩已经背上大铁锅走了。

    大铁锅不如盐好拿,南枝这边十几斤一袋的盐,她放进她自己的包袱里,再替换出来一件厚棉衣,就不怎么重了。

    但是那大铁锅足有一米大小,那男孩子背起来很是吃力。

    更让南枝难受的是,那男孩脚上居然戴着脚铐。

    “你……不是十五岁以下不用戴脚铐吗?”南枝不想去看的,但实在没办法忽视男孩已经短了一截的裤腿下面露出的黑瘦脚踝来。

    能看出来男孩以前就不是什么养尊处优的人,皮肤也并不细嫩,要是说夸张一点,也算是饱经风霜了。

    但即便是这样粗糙的皮肉,上路才这么一会儿,脚踝也已经被磨出了血泡。

    严重的地方血泡已经破了,露出了粉红色的血肉来。

    南枝看着都觉得疼。

    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男孩年纪不大却还是要带脚铐,而且从黄杨县出发的官差都还算是不错的,毕竟江县令还算是个宽厚的父母官。

    对待罪犯没有放松过,但是也不至于刻意虐待。

    只是眼下这个男孩年纪不大,却要负责这么难拿的大锅——大炒锅太大了,男孩伸长双手也提溜不住两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