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4章 一锅粥,一股绳(第1/2页)  奇幻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应州府,吴王府。    赵均无奈的看着吵成一片的议事堂,不过是巫山遗部的安置问题,就足够让他们放下早就提上日程的南征,争的脸红脖子粗的,实在是让赵均有些受不了。    这就是大哥火急火燎要找他的原因?    对上赵均的眼神,赵子璋忍不住轻轻咳嗽了两声,原本闹哄哄的菜市场一下就安静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赵子璋身上。    “吴王殿下可是有了决断?”李文之这一问,可是把赵子璋架在火上了,也不知道平日里那么机灵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咋就看不透呢。    赵子璋却只是沉下脸,“各位将军的心思,本王都知道了,巫山遗部加入清远军,各位将军想必是没有异议的吧。只是给予巫山遗部各位将军的官阶,咱们也可以慢慢商量。”    吴王将话说道这份上,哪怕是刚刚崩得最高的武将,也不敢吱声了,难道他们不愿意接受巫山遗部,那可是巫山军啊!    有了巫山遗部,就意味着吴王很快就能占据整个南方,若韩氏王朝推翻了元氏王朝,他们清远军还有争天下的本钱。    之前是撑死只能投降韩氏王朝,现在却有了和老大哥掰腕子的底气,谁愿意放弃?    南征不也是为了扩张势力,有了巫山遗部加入,李氏王朝与他们的战争,还真没有什么悬念了。    可是这份逆转乾坤的大造化,不是他们这些清远原部带来的,而是因为巫山遗部,作为发家就跟着的老将们,自然心上有些不舒服,他们吃糠咽菜的时候巫山遗部不知道在哪儿呢,现在清远军壮大了,他们到知道捡便宜了。    他们害怕清远原部被威胁了地位,才有了本不需要有的波折。    “兄长何须将话说的这般委婉,我刚刚瞧着,跳得最高的都是些旧人,怎么战场上不见你们冲杀,今日倒是顾着旧情,就要挟起兄长了?兄长若是不念过往,你们还能这么威风,我看都是兄长太重情了,才让你们没了分寸!    这次跳得欢的,想必精力旺盛,早早做好准备,与我一同南征,不灭了李氏王朝,也就不必回师,兄长也不必顾念他们的脸面,谁让是他们自己先不顾惜的!”    赵均一发怒,刚才蹦达的武将们,就都蔫的像冬天里的大白菜似的,不敢吱声了。    反正早晚是要南征的,走就走呗。    “我听说自从常将军来投奔后,清远军与巫山军的武将们,都是分开宴请的,怎么怕一碰面就上演全武行?我倒要看看,以后一个战壕的袍泽,怎么生死相斗,今日的宴请也就不必分开了,咱们一家子好好热闹热闹!”    说完这话赵均就撂挑子走了,吴王似乎有些顾及赵均平日里这么温和,却被逼出了狠话,狠狠瞪了在场诸公,让他们好好反省,这才背着手回了后院。    徒留下受了赵均一顿排头的武将们,怂拉着脑袋,垂头丧气的出了吴王府。    这头赵子璋踩着重重的步子,这还没有走进二道垂花门,就看到赵均笑吟吟立着,正等他呢。    赵子璋这才收了晚娘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就知道阿弟与我心意相通,不需我交代什么,这红脸唱的好极了!”    赵均刚开始的确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没想到却是窝里斗,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赵子璋给他打了个眼色,自然就借题发挥。    别说,平日里脾气好的赵均,这一发火,效果很不错啊。    “我这次算是得罪所有人了,兄长还笑得出来?我看也是平日里兄长太纵容他们了,否则也不至于一个帮你的人都没有。”    也不是没有人,起码那些看透赵子璋心意的文人们,可没有一个跳出来添堵的。    李文之平日里与武将们关系和睦,这次却也没劝着,想必心里也是有担忧的。    其实,任何一个势力来投,都不该引出这么大的风波,哪怕是李氏王朝投降了,顶多说一句,清远军的实力深不可测,也是民心所向。    可是巫山军,这可是历史遗留问题。    北边的韩氏王朝形势如火如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