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第 21 章(第1/6页)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皇太后冷眼看着三个老臣的举动, 冷眼看着乱成一片的清宁宫,缓缓开口:“押建昌伯下去。”

    “奴婢遵命。”宫人们高喊一声。建昌伯要喊,要跑, 要闹, 一个老嬷嬷一手刀劈在他脖子上,建昌伯当场晕过去。

    寿宁侯要出口的话, 一下子卡在嗓子眼里, 目光呆滞地看着, 倒在宫人怀里的亲弟弟, 大中午的,好似置身寒冬腊月一般,凉气从脚心直冲天灵盖。

    寿宁侯蓦地瞪大眼睛,死死地盯住太皇太后,好像要看清楚,这是哪里的妖魔鬼怪附身他的姐姐?好似要看清楚, 眼前的人,真的是他的亲姐姐。

    然而太皇太后的脸上只有冷漠。

    太皇太后面色端正, 直勾勾的眼睛看着他, 看得他恐惧地张大嘴巴,所有的侥幸自私都无所遁形,只留下一句“寿宁侯也下去休息。”也不管还在嚎哭的三位阁老,自个儿转身, 脊背挺直, 一步一步的,回去内殿。

    三位阁老对太皇太后的行为,看得清楚,也知道太皇太后这是要先梳洗, 太皇太后多爱美的人,这一辈子,还是第一次这么狼狈。

    当然,三位阁老更知道,太皇太后心里头恨死他们,哪里会利利索索的开始谈判?即使心里明镜,太皇太后这一梳洗,也不知道要梳洗到什么时候,那也只能继续哭,慢慢等。

    太皇太后确实在梳洗。

    太皇太后出身在读书人家,又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父母宠爱,打小儿学习诗词歌赋穿衣打扮的,她也有灵性,长得也标志,人生就没有烦恼的时候。

    长大到要嫁人的年纪,当时还是皇太子的孝宗皇帝选太子妃,一眼看中了她,三书六聘娶进门,直接做太子妃。

    太子妃、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她这一生,有儿时在娘家的快乐日子,有进宫后的夫妻恩爱,有这些年的姐弟情谊……更有丈夫驾崩后的日日夜夜。

    一辈子最幸福的时光,她以前以为是未嫁的时候。今天才知道,原来是有他的时候。

    有他的日子,真好。坐在铜镜前面的太皇太后,因为回忆往事,老泪纵横,眼里却是不由地露出一丝丝笑儿,好似小姑娘一般带着几丝天真,几丝甜蜜。

    大婚之夜,他比她还紧张,只会磕磕绊绊地背诵《论语》给她听。

    他的宫里原本有伺候的两个女子,她吃醋,吃起醋来和他耍小性子,与他赌气冷战,却从不先低头认错,因为他会先低头,先认错,先给出承诺:“此生不二色。”

    他的童年是不幸的,不知道怎么对人好,却极力给予她所有能给的一切,不能给予的一切,用尽全力维护他们的小家庭。

    他们同起同卧,共同商讨国事,尽情开着玩笑。吟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

    他们如同民间寻常夫妻一般恩爱,彼此的眼里只有彼此。

    她病了,心情很差,他就亲自在床榻边传药,为她漱口。她不想给他看到自己不雅的一面,他就无奈地离开。等她用完药犯困,他连咳嗽都忍着,怕惊扰了她。

    史官都亲自落笔,说帝对后“其厚伦笃爱若此”。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那?可她不满足啊。

    她的父亲去世了,母亲孤单,弟弟年幼,她要把母亲接宫里奉养,他也答应了。

    她的两个弟弟,在外面仗势欺人,嚣张跋扈,他都知道,只是因为她,尽力优待,不忍重责。

    她对告状的官员苛责,他就在后面给瞄补。她杀鸡儆猴地,打死了有功大太监何文鼎,他也只是一声叹气,默默地吩咐人,优待何文鼎的家人,给予何文鼎厚葬。

    她给他生了三个孩子,只有一个儿子活下来,他也一点不担心,一点没有要纳妃的意思。

    太皇太后眼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