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7章 三湘儿女共赴国难(第1/2页)  带着淘宝去抗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面对这些越来越多老百姓前来相助和慰问,第10军官兵们既是感动无比,又是替他们担心,不停的劝说他们长沙城马上就要打仗了,让他们赶紧疏散撤离到后方!

    但是这些勇敢老百姓们表示他们不怕,要坚持跟官兵们一起修建城防工事,要坚持到最后时刻才出城。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对长沙、衡阳等市疯狂攻击,对厂窖等地无辜平民实施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对常德等地发动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对潇湘大地70%的市县狂轰滥炸,造成260余万老百姓死于非命,90万余栋房屋被毁。

    日军所到之处,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烧杀掳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其罪恶行径,罄竹难书!

    面对日军的法西斯暴行,湖南人民挺身而出,勇敢地与侵略者展开搏斗,以血肉之躯,保家卫国,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御敌篇章。

    湖南地处华夏中部腹地,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抗战爆发后,湖南一方面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同时加强了战略物资的开发保障和兵源输送,成为抗战初期的重要的战略后方基地。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面对民族危亡,三湘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8年抗战,湖南征兵募兵达210余万人,是全国第二大兵源输出地。

    解抗战前,湖南总人口为2800余万,也就是说平均14个湖南人中,就有一个人上了战场。

    “妻送郎上前线、母送子赴战场、父子兄弟共疆场”,这就是抗战期间湖南人的典型写照。

    ……

    重新上任第10军军长后,李玉堂可以说是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每天都泡在各处阵地上,检查质量、督促进度。

    除了下定决心要一雪前耻外,李玉堂心里很清楚上一次撤职其实是最轻的处罚,那一次自己差点就得掉脑袋。

    因为在1927年委员长就枪毙过第10军的一名军长,在前不久的第二次长沙会战又枪毙了第74军的师长廖龄奇。

    说起来这个一代名将,死得还真是冤枉。

    当时,第二次湘北会战开始,廖龄奇正请假去吉安结婚,乘便转回老家祁阳省亲。

    副师长张灵甫率部队从江西新余,经万载徒步赶往长沙,但不曾想日寇就在这个时候分五处强渡新墙河,58师陷入极端不利形势?。

    廖龄奇闻讯由祁阳驱车于途中赶上部队,遵令退守醴陵待命,而原驻防新墙河一线的部队,则按战区司令长官薛伯陵的部署早已向长沙东南撤退,日军乘虚直入,占领长沙。

    在廖龄奇的指挥下下,捞刀河激战的58师虽然被日军围攻,但大部并未被包围切割,得以突围而出。

    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第58师还能保证大部突围撤退,安全返回已经是极限了。

    部队撤出之后,廖龄奇并未按照命令撤往浏阳一带,而是将部队拉到株洲集训。

    然而部队到株洲之后,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廖龄奇并未留在军中,而是返回了祁阳老家探亲。

    这一幕,又很倒霉的正好被一个国军高参在火车上撞见。

    于是就这样,廖龄奇因为行事欠讲究,在风口浪尖之上将部队拉到株洲给人留下了口实,又不知出于何故返回老家探亲,更是给人留下了把柄。

    结果可想而知,第74军在长沙会战的初次战役中惨败。

    大战惨败,总要有人担责。

    廖龄奇很快就被逮捕,众人急于开脱,又因为廖是委员长嫡系,因此都想看到委员长如何处理,于是纷纷落井下石。

    而逃跑多次的第26军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