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四章 离别(第1/2页)  大明逆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妇人说这话的时候,似乎在诉说着别人的故事。豆花儿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粮食比命金贵。

    粮食真的比命金贵么?真的比命金贵。

    没有了粮食,一家人会被活活饿死。他们宁死都不肯交出粮食,死都不肯。正是这样的人存在,才使得那些流寇们有些收敛。他们最终没有敢再杀老妇人,而是留下了这一个活口。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老妇人长叹一口气,对着窗外漆黑的夜似乎在控诉:“这个世道,真就没有百姓的活路了么。”

    豆花儿沉默,她想告诉老妇人,有的,一定会有的。太子殿下说了,将来的大明朝,百姓家家有房子住,有耕田有牛羊。一个百姓人人吃得饱,穿得暖。不会再有欺压,不会再有贪腐。

    可话到嘴边,豆花儿并没有说出来。太子殿下是自己的希望,并不是这位老妇人的。老妇人的希望,已经随着她的丈夫她的儿子儿媳,都埋在这黄土之中了。

    “娃儿,说说你的故事。老婆子,很久没听人家讲故事了。”

    老妇人一脸的期盼,这让豆花儿无法拒绝。于是豆花儿把自己的身世都讲了出来,她的爹娘都死了。自己,还被一个阉人娶进门。幸亏,幸亏...

    说到这里,豆花儿顿了一顿。然后她说,幸亏有一个行侠仗义的公子哥把自己救了出来。后来,自己就到了那公子家里做工,成了那家里的奴婢。

    可她家公子去了辽东镇守边关,豆花儿此次前来,就是来寻她们家公子的。

    豆花儿没有说朱慈烺的真实身份,一来皇太子的身份不能随意道与外人知。而来,豆花儿不确定这个老妇人,对太子殿下是什么态度。

    毕竟,此地的百姓对于官府的痛恨,和对流寇并无二致。官府是杀人不见血的吸血鬼,他们逼迫百姓缴纳繁重的赋税,肆意的压榨剥削...

    言谈之中,老妇人对于官府是没有好印象的。豆花儿也就不敢说,只说朱慈烺是北京城的一个公子哥。

    老妇人似乎很高兴:“原来是你的心上人,辽东的将士都是英雄。他们在边关,鞑子们就打不进来。娃儿,算你命好。女人这辈子遇到一个疼你的男人,是她最大的福分。去,去找他,你们会幸福的。”

    豆花儿脸色一红:“不不不,婆婆您误会了。我、我只是我们家公子的奴婢,怎、怎敢有这种想法。奴婢之下一辈子伺候在公子身边,这就够了。”

    老妇人笑笑,没有说什么。作为一个年长的过来人,她从豆花儿的眼神里就能看出什么。

    第二天,老妇人烙了几张饼。用包袱包了,递给了豆花儿:“藏起来,莫要被人家发现了。别走小路,顺着官道走,官道安全些。还有,白天尽量躲着些人,夜里赶路,明白了没有。”

    老妇人淳淳叮嘱,将一个蓝布包袱背在了豆花儿的身上。豆花儿点点头,认真的听着。

    苦难,使得两个原本素不相识的人靠在了一起。豆花儿不知道老妇人的名字,老妇人也没有问豆花儿是谁。

    这已经不重要了,她们其实只是把对方当成了依靠。老妇人看到豆花儿就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儿媳,豆花儿看到老妇人就想起自己死去的娘。

    她们都在寻找,或者都在麻痹自己。她们互相把对方想象成自己的亲人,这份浓浓的亲情在这种苦难下愈发的深厚。

    豆花儿一步三回头,和老妇人挥手作别。老妇人流着泪,孤单的站在镇子口。

    狂风骤起,黄沙漫天。一老一少,就在这个荒败的村子里互相挥手作别。呼啸的狂风中,豆花儿清晰的听到老妇人对着自己的呐喊。

    “秋儿!慢点走,莫害怕。举头三尺有菩萨,大鬼小鬼回各家,莫要纠缠我秋娃...”

    泪水,在这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