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二章 沙子变黄金(第1/2页)  大明逆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就合理了,赵大头这么一说,朱慈烺多少有些明白了。囤积居奇,这事放在周奎这个奸商身上一点儿也不为奇。

    周奎,吝啬小气视财如命的家伙。他想玻璃卖高价,宁肯囤积在自己手里也不肯降价。虽然卖出去的少,可是利润高。

    这很像周奎干的事。

    朱慈烺愈发的愤怒了,囤积居奇的利润高确实不假,可总体算起来收入是会减少的。首先玻璃这东西是极为畅销甚至会脱销的,只要你稍微下降一下价格,登时就会被哄抢一空的。

    这样利润少了些,可算总账赚的更多。薄利多销才是长久之计,况且眼下朝廷搁哪儿哪儿都用钱。周奎此时来了个落井下石,朱慈烺怎能不愤怒。

    崇祯皇帝一屁股的政务,西山玻璃厂的事他也无暇顾及。朱慈烺又常年不在京城,这西山玻璃厂就成了周奎说了算了。

    赵大头想卖,周奎不让卖。他其实比谁都委屈,眼看着造出这么好的玻璃却被囤积起来。而玻璃厂的运转已经快出现困难了,再不卖出去一匹,工匠们的工钱都发不出来了。

    偏偏周奎就是不急不慢不慌不忙,朱慈烺几乎气炸了肺。看来,不狠狠收拾收拾自己这个吝啬鬼姥爷是不行的了。

    至于怎么收拾这个姥爷,朱慈烺有的是办法。对付自己的亲姥爷,朱慈烺是驾轻就熟的。

    坑他一笔,而且是狠狠的一大笔。让周奎生无可恋,欲仙欲死那种...

    羊毛不能从一只身上薅这个道理朱慈烺也懂,可架不住别人都是头上有犄角的羚羊,唯有周奎是一只绵羊。

    羚羊不好薅,它们会蹬腿也会用羊角顶人。

    绵羊就不一样了,绵羊温顺,毛还多。遇到危险时不会主动攻击,只会缩着脖子瑟瑟发抖。

    朱慈烺决定回头找周奎这只老绵羊试试手艺,薅羊毛的手艺。

    现下最要紧的却不是回京找亲姥爷,而是,他得把西山的事先给处理了。

    “赵大头,本宫问你,现如今玻璃的市价几何?”

    满腹委屈的赵大头回应:“太子殿下,国丈说,说是这玻璃三尺见方的,要三两银子。”

    “三两?”朱慈烺都被惊着了,这奸商,怎么不直接去抢。

    赵大头哭丧着脸:“太子殿下,小人也说太贵了。三尺见方的玻璃哪有三两银子的道理,卖这么贵,珠宝翡翠也没这么值钱啊。”

    大明朝末期已经通货紧缩,三两银子是很值钱的。明朝法律规定将一个敌人斩首可以获得三两赏银,到后期更是涨到五两。

    也就是说,你在辽东看了一个清兵的脑袋,还买不了一块两平方的玻璃。这价格,周奎可以我抢了。

    国库的税收,也不过区区四百多万两。一块沙子做成的玻璃,你就卖三两银子。这和从西洋的舶来品,几乎是一样的价格了。

    周奎做的,就是和西洋舶来品一样的价格。贵,才能彰显身份。贵,利润才高。

    这是个守着灯芯都不肯闭眼的家伙,周奎的逻辑就是。玻璃卖的越贵,他囤的货越值钱。三两银子,还是赵大头他们跪地磕头求来的。依周奎的意思,少于五两银子你也就看看。

    “好了,本宫知道了。三两银子,这是明抢。京城那边的经货商们,他们怎么说?”

    “经货商们也有人囤货,三两银子是从咱西山拿货的价格。听说,有人在京城已经卖到五两银子了。”

    朱慈烺吓了一跳:“还真卖到五两银子了,混蛋东西!”

    赵大头没敢说话,不知道太子殿下骂的是那些囤货的经销商还是骂的国丈,那可是殿下的亲姥爷。

    “去,把你们这里手艺最好的工匠给我叫来。”朱慈烺说道。

    赵大头没敢再问,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