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8章 物尽其用的价值观(第1/2页)  锦鲤医妃超旺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管来的是否确属本村人,还是亲戚或外嫁女,柳如霜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人是经过各村里筛选的,各村就要为其负责。

    只要是踏实干活的,便是性子不太好,在整个作坊大气氛之下,也是不敢乱来的。

    因为有几十甚至上百人盯着呢,容得了你撒野?

    作坊密集经营到现在,基本不用柳如霜操心这些事儿。

    她要操心的就是训练新手、思考款式、出货的问题。

    新作坊还不能用时,庄上前院里腾空的两大间库房就给临时使用起来。

    依然是赶制棉内胆,五人一批地学、十二人一组专属负责一个款式或一个尺码。

    自另两村来人之后,最开始是早晚自己走回去,但路修好之后庄上就安排了马车。

    中午也如计划好的由庄上提供馒头,一文钱一个,赠送半碗蛋花汤。

    每天中午分批到庄上饭堂里吃完就走。

    若不分批次,这一百多号人根本不可能挤得下,厨房也会忙不过来。

    原本在九月底时,柳如霜与宋管事和王管事谈过。

    直接问他们有没有意向让自己家人搬来庄上,就像杨管事那样。

    杨管事带着他们那一房的人搬去了双陆庄那边的田庄。

    这事儿宋管事与王管事自然知道,因为庄主也问过他们,最后是他们不愿意,而杨管事同意了。

    现在柳如霜来问他们,他们犹豫了一下。

    又或者说看到柳如霜一直在增加赚钱项目而不停招进人手时,就已经仔细思考过。

    最后,却是双双摇头婉拒了。

    杨管事年纪比他们小,长子十五岁又有读书天份,以后若过院试可以去读县学,就离双陆庄很近了。

    底下几个小的又离不开爹娘,带在身边方便。

    宋管事的长子都成亲几年了,大孙子都四岁多了,明年就能启蒙上学,在镇上私塾上学比来村里好。

    小孙子也有一岁多,正是满地爬的年纪,需要大媳妇或自家婆娘帮忙盯着,来庄子上也是个负担。

    小儿子也有十四、五岁,虽说没有杨聪会读书,但也还是在私塾里混着,再过两年若不是读书的料,就去镇上粮行找个伙计活儿。

    两个闺女大的十一、二,小的也有九岁多,来庄上也没什么用得上的地方,留在家中还能帮忙做家事、照看侄子。

    因此宋管事觉得自家人搬来庄上,是给庄上添负担,却不能分忧。

    王管事那边也差不多的情况,也就是一个明年及笄的闺女能派上用场,但家里边也要人手。

    他们虽说常在庄子上忙着,回家次数少,但只要农闲时,工钱照拿是有多天甚至半月假期的。

    镇上与柳家村并不算远,回去一趟不麻烦。

    因此,在帮不上庄子的忙,也明显拿不到什么工钱的情况下,他们自然就不愿意家人过来。

    柳如霜见状有些无奈,又不好意思说出当初与庄主商量的那套劳力和多个帮手的想法。

    只得作罢。

    柳河村和白杨村各送了六个十二到十四岁的小姑娘过来,全部填入裁衣间。

    裁衣间老手工钱已经涨到三百文,新来的这十二人则从两百文开始做起。

    这也是柳如霜细心的地方。

    若是新来的一到就直接三百文,让那些辛苦了几个月的小姑娘们心里又作何感想呢?

    就是徐家姐妹们与方玉梅也仍然是两百文,打算冬月开始给她们提到三百文,那十二人则要到腊月才能涨。

    作坊里人多,吃中饭的人也多了太多。

    虽说来帮着赶鸟的小娃子们回家去了,但厨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