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三二 调走曹彬(第1/3页)  逆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年夜。

    万家团圆的时候,热闹了近一个月的御街终于安静下来。

    侍卫司左厢突击营的兵士仍坚守岗位在御街充当岗哨,宫中的团圆饭也正开始。

    今年的团圆饭多了个成员,让一直清心礼佛的太后体会到真正的天伦之乐,心境有了些变化。

    “如今四海升平,国泰民安,皇儿也该抽出时间,多纳些妃嫔,让宫中热闹起来,也能多生皇嗣,稳固国本。”

    柴宗训和符昭相视一笑。

    “听到没呢,”符昭说到:“姑姑觉得皇上独宠符氏一门不好。”

    “这孩子,”太后正色到:“哀家首先是大周的太后,然后才是符氏的女儿。只要皇儿立小皇孙为太子,就是纳再多的嫔妃,也影响不了你皇后的地位。”

    太后这话有些听头,柴宗训估摸着又是符家的人进宫跟太后说了什么。

    “母后,皇儿尚小,”柴宗训说到:“待到大一些,孩儿定立他为太子。”

    “哟,哟,”太后逗着孩子:“哀家的小皇孙马上就是太子咯,以后也将是大周之主哦。”

    符昭小声到:“官家,现在说这个是不是为时尚早?”

    柴宗训淡淡到:“我是皇上,你是皇后,我们的长子不就该是太子吗。况且我也不愿为此事劳心,孩子大一些就昭告天下。”

    年饭之后,宫里的小太监宫女闹着要放烟花,柴宗训一向比较宽容,便随他们去。

    大年初一,朝中众臣进宫拜年,一片欢乐祥和景象。

    “报。”通政使潘惟德飞奔入宫:“幽云指挥使杨延平急报,辽人二十万大军进犯。幽州守军兵力不足,请皇上速发王师援助。”

    众臣忽地愣住,柴宗训皱眉到:“怎么回事?这辽人老是选在过年的时候进犯?”

    当年未成功的陈桥兵变,辽军也是在大年初一进犯。

    当然,那次所谓的辽人进犯,是边疆谎报军情。

    这一次的军情可是杨延平报来的,当不会作假。

    杨延平是杨业长子,先前一直镇守云州,这几年因功积累,已是统率幽云十六州的大-将。

    “皇上,”新任的兵部尚书何赟说到:“辽人来势汹汹,幽州是我北方重镇,还请皇上速发大军救援。”

    一旁的赵匡胤说到:“皇上,王师在幽云屯兵数量不在少数,辽人短时间内不致攻破,吾皇还须核实军情后,方可派兵援救。”

    当年铁骑军的老弱残兵都留在了幽云,只为协助戍边。他们忙时为农,闲时训练,大大减少了朝廷的军费开支。

    不过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毕竟不如常年训练的正规军,出于对杨家将的信任,柴宗训说到:“以往杨延平军报,大多是胜绩,此次突然求援,想是辽军太过凶猛,哪位卿家愿领军出战,协助杨延平御敌?”

    “皇上,”赵匡胤劝到:“幽州城防高大,辽人即便进犯,也是往云州方向去,为何要攻幽州?此事必有蹊跷。”

    柴宗训淡淡到:“宋王想是忘了,当年魏王出云州,建丰镇,眼下丰镇城防不弱于幽州,况此时这个季节,丰镇不适合大规模用兵,辽人便只能进犯幽州。”

    所谓的魏王符彦卿出云州,便是当年杨延平建了丰镇后,将这个功劳送给了符彦卿的事。

    “军情紧急,”柴宗训又说到:“哪位卿家愿领兵出战?”

    目前真正的能领兵抗辽的实际上只有两只军队,一个是曹彬的控鹤军,一个是侍卫司马步军。

    “皇上,”兵部侍郎梁光师奏到:“眼下背嵬军未归,铁骑军镇守江南,灵州军正与武威军合攻西域。汴梁附近只剩东郊的侍卫司马步军和南郊的控鹤军。臣以为,控鹤军征江南回归之后一直在休整,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