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七章:阻拦(第1/3页)  大明豪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陛下不可啊,陛下身系国脉,怎可犯险乎”

    朱勇上前拜道。

    “有我大明强军在,如何是犯险,且此战关系国本,有朕坐镇,还怕三军不用命,将士不勇猛乎”

    朱祁镇瞪了一眼朱勇,说道。

    “陛下,我朝数败其手,非三军不用命,将士不勇猛,乃其火器犀利,远超我大明矣,虽我大明火器不足,然国威,军威尚存,所能一举而定兀良哈诸部,则大事定矣,陛下又何须犯险”

    杨寓也拜道。

    朱祁镇见此,心中暗叹,偷瞄了一眼一边的王振,心中想了想。

    “正因我大明国威,军威尚存,有朕亲自坐镇,必能鼓舞士气,使将士勇往直前,为国立功,为我大明奋战矣,如先太宗之故事,有何不可乎”

    朱祁镇说道。

    众臣一听,相视一眼,看了看一边若无其事的王振,这八是王振撺掇的吧,否则陛下刚刚亲政,又怎会忽然心血来潮,要御驾亲征。

    “陛下非行伍出生,军事欠佳,若陛下贸然亲征,将士们必会束手束脚,此非将士之福也,还请陛下明查”

    杨博又拜道。

    “放肆,杨卿是在说朕无能吗”

    朱祁镇一听大怒,拍案怒道。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陛下非军旅之才,贸然亲征只会令将士畏首畏尾,必受其祸矣”

    杨博也不甘示弱,起身怼道。

    “你,哼”

    朱祁镇一脸怒气冲冲,本想发飙,杨寓见此立刻上前一拜。

    “陛下息怒,次辅也是为国为社稷,且次辅所言不无道理,如今我大明内良将众多,如那蓟府孙杰,辽东曹义,宣府朱谦,大同朱冕等皆勘用之将,其后还有宣府指挥同知杨洪,大同指挥同知石亨等皆后起之秀矣,皆可用之,陛下只需坐镇京师,总掌大局便可,何须劳师远征,且陛下天潢贵胄,身系天下,又何须以身犯险,受尽军旅之苦乎”

    杨寓上前和起了稀泥,并向朱祁镇劝道。

    “这些人是虽然能力突出,然而此战需集合数十万大军,怕是资历不足矣,可惜良将耗损,又怎会至此乎”

    朱祁镇一听,也收起了怒气,叹息一

    声,说道。

    “陛下,臣到是有一将,可为三军主将矣”

    杨博上前拜道。

    “哦,杨卿所言何人”

    朱祁镇一听,大喜问道。

    “泾国公陈亨之子,宁阳侯陈懋”

    杨博拜道。

    朱祁镇一听大喜过望。

    自己怎会忘了这位靖难功臣乎。

    其父陈亨先从太祖起兵立国,后镇守北地,太宗靖难后,归降朱棣,又成为靖难功臣,而陈懋也是这个时期进入军中,同样参加靖难,因功成为宁阳伯,后镇守宁夏,甘肃,可谓威震漠北,后因功成为宁阳侯。

    可以说靖难功臣活到如今还保留着爵位的除去张辅外,也就是陈懋一个人了。

    朱勇虽然也算,但是朱勇的功劳主要还是后来北征蒙古,真正的靖难功臣,是其父成国公朱能。

    如今陈懋虽已六十二岁,但是以其功勋资历,加上威震大漠的威名,作为大军主将,毫无问题。

    唯一不足便是,陈懋曾在正统元年被言官弹劾,而被罢官夺爵,如今刚刚复爵不久,仅在家中静养,并未授以任何官职,实职。

    不过这到不是什么问题,朱祁镇只需要下一道圣旨,想陈懋断然不会拒绝。

    朱祁镇想了想,又看向了一边的张辅。

    “英国公有何高见”

    朱祁镇问道。

    “陛下所想亲征,自无不可”

    张辅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