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九章:刘建的选择(第1/3页)  大明豪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月五日,大明使团准备完毕后,由朱瞻墡,张辅,于谦带领百人,出京师向东,往山海关而去。

    而这样大的静自然瞒不过在京师内潜伏的猎守队,通过电报机,猎守队迅速将此消息传给了永兴城内的刘建。

    这时,刘建正坐在永兴城宫城内,看着大明辽东巡抚李濬写给自己的绝笔书,心中感叹着。

    整个绝笔书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只是书写了辽东一地有多少百姓,多少军户,多少军田,多少民田,有多少卫所城,多少烽堡,寨堡,驿站,仓库内有多少粮食,多少军械,多少金银,多少粮饷等等。

    可谓详尽。

    与后来辽东彭时,陈偌等人清点的结果并无出入。

    刘建不知道这李濬为何给自己这么一封绝笔书。

    也没有其他内容,反而只是记录流水账一般。

    不过看样子这李濬也算是大才了吧,不然也不会在辽东数年,对辽东一地了解得如此清楚。

    可惜命运不同,又不想背叛大明,就只能自杀了。

    刘建心中感叹着。

    这次打辽东,就连刘建都没有想到辽东一地居然有百万人口。

    除去军户,军田以外,还有大量民户,民田。

    这确实出乎了刘建预料。

    虽为意外之喜,但也是情理之中吧。

    毕竟大明经营辽东一地数十年,而且辽东又与山东隔海相望,大量百姓北迁辽东也是可以预见的。

    更别说辽东是仅次于蓟府,宣府的重镇,是大明北防前沿,迁民实边,屯田养军,有个百万人,也不算太多。

    何况以刘建的手段。

    重新丈量土地,修建城市,道路,开垦荒地,土地改革,将原有军田,民田,特别是被一些卫所将官私吞的天地,全部变为国有田,所有权归国家,使用权归私人,百姓可以转让,继承。

    如此与南洋一般,再扫盲,建立学院,学堂,推广教育,医疗。

    大治必不远也。

    刘建思索着未来,而此时李安从外走进。

    “禀陛下,大明京师来报,明庭派襄王朱瞻墡为主使,英国公张辅和兵部右侍郎于谦为副使,已于今日一早离开京师,往

    山海关而去,想是来找我们和谈的”

    李安将一封电报交给了刘建。

    刘建拿过电报,一脸惊愕的看着李安。

    兵部右侍郎于谦,这人刘建太熟悉了,土木堡之变大明力挽狂澜之人,不是于谦力主,驳斥了迁都,和谈之意,并集中兵力打赢了京师保卫战,怕是大明京师早就被攻破了或者南迁了吧。

    那大明岂不是早两百年就亡了吗。

    虽然这时候的大明比后来明末之时要强盛许多,而且以也先的势力也灭不了大明。

    但是大明京师被破,那对于大明是毁灭性的打击,必然摇大明在天下的地位和威望。

    而这时要是被有心之人利用,那就是群雄并起,天下大乱。

    那大明就算短时间内不亡,久后也必亡也。

    所以这于谦的确是再造大明的首功之臣。

    不对啊,如今大明的局势和之后土木堡之变时更加凶险,而且以于谦历史的表现来看,他应该是要死扛到底的人啊。

    怎会成为和谈的副使呢。

    何况那于谦不是还在山西当巡抚吗,怎么又成兵部右侍郎了。

    看来此次大明朝堂静不小啊。

    不过那大明既然要和谈,那就谈吧,反正如今自己占据绝对优势,绝对主,还怕那大明不成。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