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二章:东北大开发(上)(第1/2页)  大明豪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建正在为各种新事物和华汉国未来计划,谋划之时。

    刘建计划的核心,东北大地,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安平元年北上至今。

    三年已然过去。

    如今东北已顺利产出第一季粮食,各地主要水泥公路也已建城通车。

    位于沧海城,河口城,武穆城等地的工业区,工厂也相继开工生产。

    各地矿产资源,特别是金,银,铜,铁,煤五种资源也被先期开采,开发。

    加上新移民迁入,新土地开垦,开荒,城市扩建,扩大。

    未来东北大地成为刘建又一大核心宝地,为期不远矣。

    一队船队缓缓驶入沧海港码头内,巡抚李茂正指挥着水手和码头工人一起,搬运最新一批运入东北的物资,并装车运入不远处沧海城内囤积。

    之后李茂会命人清点完毕,再通过已经修建好的水泥路和东北大地上的天然河道,运入东北各地。

    虽然就距离而言,河口港比沧海港距离南方更近。

    而且随着辽宁省建立,金州港建成,北上船队也可折道由金州港进入东北大地。

    但是作为东北地区第一个建设的城市和海港,也是第一个建立工业区和船厂的地区。

    沧海城和沧海港明显规模上更大,加上可以由水泥路进入东北各地,这点优势是刚刚建立的金州港和规模远逊于沧海港的河口港所不能比拟的。

    而沧海城也当之无愧如今东北第一大城。

    自然大队船队各种物资如今还是会在沧海港靠岸,沧海城集中,再由沧海城转运至东北各地。

    同时东北的各种物资,资源,货物也由沧海港南运。

    这也让沧海城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船队沿着车队由海港大道北上沧海城,而李茂则亲自带人押运。

    这已是李茂的常态。

    毕竟这些物资包含了东北未来一年的衣食住行等各种物资。

    从工厂所需原料,到百姓衣食住行等商货,从农具种子,到各种工业品,商品。

    可谓应有尽有。

    这些物资关系到未来一年东北地区的发展和稳定。

    一年数万批次的运输,在东北没办法实现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这种规模的运输会一直持续。

    不容有半点闪失。

    所幸经三年几十万大军的持续努力,如今由沧海城经双城子一直直达武穆城的水泥路已经修通。

    河口城到沧海城,河口城到武穆城,武穆城到海子城,贝子城,沧海城,武穆城到黑河城,这些主干水泥路已经建成通车。

    道路按照双向两车道修建,部分地区是四车道,加上人行道。

    当然还有桥梁和三轮车。

    如今东北各地核心运输并不是问题。

    同时由武穆城南下辽阳,金州,由辽阳到河口城,辽阳到广宁,武穆城到应昌城等等主干道路也在加紧修建,铺设当中。

    以及各种辅路,支路。

    想要不了几年,东北大地路网建设完成,东北大发展便不再困难。

    当然如今随着石油提炼,蒸馏技术不断提高。

    作为炼油的副产品,沥青已经被刘建应用在了公路上,沥青路也取代了水泥路,成为如今华汉国最新的公路修建材料。

    不过因为石油开采技术问题,虽然刘建知道南洋和南洲大陆有众多油田,但是确没办法大规模开采。

    加上内燃机还没有问世。

    故而如今石油最大的用途还是以石漆的方式应用在车辆和机械润滑上。

    同样沥青也并没有大规模应用。

    更别说煤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