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四章 吴书生来到了李园里(第1/3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黄举人编纂字典时,尤复已经部分参与了一些工作。黄举人找他来核对勘校,尤复自认已是“局中之人”,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于是和黄举人商议着广发书帖,好请些先生一起来勘校。</p>

    李咎一手抱着闺女,一手在书稿上划来划去:“我倒是觉得,应该请学塾的先生,以及学生来一起看看。”</p>

    黄举人马上懂了:“字典是给大家用的,自然需要他们用得来才行,贤弟这个法儿好,是该多选些学生和刚识字的人来一起参详才好。”</p>

    李咎笑道:“也是兄长有胸襟方可如此,不乏人看不上我们这样的泥腿子,何况还让刚开始做学问的人来指点?”</p>

    黄举人道:“故此你我这个臭脾气,能遇到对方,引为知己,殊为不易。假设不曾遇见,想是一桩憾事。”</p>

    李咎很是赞同,如果刚到大雍时遇到的人不是黄举人,不是王县令,还不知现在要闹成怎样。这两位可能各有各的打算,但是心胸都是极好的。</p>

    李园和黄举人到处征选人来给字典挑刺,在青山县以及附近的郡县都很是引起了一些讨论。</p>

    李咎希望有更多刚开始学识字的人来报名,不过这个希望是落空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读书是神圣的事情,黄举人是圣人老爷,文曲星下凡,谁敢给文曲星挑错呢?反正他们升斗小民是不敢的。</p>

    不过那些特别自恃身份的老学究老古板,也没有报名。他们是骄傲的,都在等着李咎下帖子请,再来个三请三拒,才算是有了身份。</p>

    李咎可哪能想到这一层?在他看来,主动来的是有心了,不主动的也就不必强迫了。于是最后从主动报名的人里一选,就选出来七八个颇识得字的书生。他们有的是学塾的先生,有的在自家带几个邻居的娃儿念书以糊口,还有在靠代写书信、春联等为生的穷秀才——这两年因为青山县识字率暴涨,这一类人几乎没了生计。</p>

    主动报名勘校黄举人编纂的字典的人各有打算,少部分是报着与黄举人、李咎接近的功利心态,也有一些人考虑到字典是给学生用的怕内容不合时宜故而愿意先来看看,还有一些人则是想在李园找碗饭吃。</p>

    吴书生也混在这些人里,并且直接就被黄举人看中留了下来。</p>

    吴书生是在北方长大的,少年时就周游过许多地方,和黄举人一样有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气质,两人一时相见恨晚。</p>

    而李咎将吴书生那么一看,只觉此人不简单。宋老三都能看出来的问题,李咎怎会看不出来?甚至他比宋老三还看得多。口音、谈吐、衣着布料……全是可供判断的素材。只不过吴书生看起来和和气气,说话时除了身份来历外没有其他隐瞒闪躲,基本可以排除有威胁的嫌疑,李咎也就不打算说穿了。</p>

    黄举人既然觉得他可以,尤复也不反对,李咎便更不会插手。《字典》是黄举人编纂的,当然黄举人说了算。</p>

    吴书生已经将青山县转了个遍,尤其是李园的荒山和学塾,一直是他的重点关照对象。</p>

    荒山上经常有陌生人经过、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