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二章 京城的反应(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帝京人现在对淮南道的关注度比较高,李咎搞的新东西传递到京城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p>

    没人敢拦截淮南送去的信,因为皇帝陛下以及诸皇子皇女没事儿还会问一问。</p>

    尤南写的书信就是这样一封接一封地将李园发生的事情和李氏杂学的新内容传到了京城,在吴宥等人咬牙切齿的憎恶中,飞上了各路人马的案头。</p>

    堆肥的办法也传过去了,皇家的几个田庄学了这个法子堆肥,不过因为天气更冷、堆肥时间更短、没有菌种加速,效果不是很好——那也比简单的草木灰堆肥法简单。</p>

    自行车也传过去了,这东西的原理很简单,只是要做得很舒服比较困难。原型车一早就给磨了出来,工匠们后来又花了很大的功夫改进零件,调整使用感。若非进入了春耕时期,人手忙于耕种,不能腾出来做别的,这东西都该能大规模生产了。此时此刻,成品已经好了,但是何工和其他几个专职的工匠主要还在折腾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的尺寸的和加工方法,故而还没有正式商用。虽则如此,等着买车的订单已经排了几百张。</p>

    骡机则晚一些,直到北方春耕也开始,才由工部的张主簿通过家里人的书信获得,然后就被工部呈了上去。同一时间,燕州南道的夏司马通过朝中关系得知此事,又恰好他知道燕州南道有那么一个人也造出了真实的骡机,一封折子上去表示此物确实厉害云云。</p>

    于是没过几天,前青山县令,现遂远太守王伊蔚刚刚在遂远郡治所组装的那个人力版的骡机,便叫工部奉旨收走了。</p>

    工部将收走的骡机原原本本地还原在工部的官邸之中,很可惜,只有粗糙的图纸,并不能还原出可以生产的骡机,但是那满满的一面墙的纱锭,即使是静止的状态,也能让人们感受到它的恐怖之处。七零八碎的零件,每个部位都精致咬合,原理复杂,构成繁复,执行稳定,这正是工业的独特审美。</p>

    皇帝陛下只知道那六百个纱锭可以一起转起来,达到数百倍于现在的纺纱效率,对其他的,他一无所知,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作为一个帝王,他只要知道结果就可以了,过程原理,自有臣子效劳。</p>

    他给工部下了命令,要求他们尽快将骡机正确地组装好,命內侍记下此事,便放在了一旁。倒是他的小皇女,最小的那个公主,也就是发现了显微镜的正确用法的小丫头,对这个骡机充满了兴趣。</p>

    皇帝陛下尚未精准地领悟到工业机械的意义,他觉得骡机虽然很庞大很怪兽,归根结底也就是个纺纱机,纺纱嘛,女人的老本行,闺女对这个感兴趣,那很好嘛!小丫头因为出生最晚,长得最漂亮,从皇帝皇后、妃嫔再到她的哥哥姐姐,都多疼爱她些,只把她宠得无法无天,和人沾边的事那是一件都不做。虽然皇帝陛下并没有给自家闺女预设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过小公主能将注意力放在女儿家的本份上,岂不正好?</p>

    既然小公主插手了这件事,即意味着京中其他闺秀以及年纪不大的半大小子也注意到了这个新鲜东西,包括吴宥家的吴尚青等等,甚至也有太傅家的金牌儿媳城阳公主。</p>

    因为未曾怀孕的缘故,城阳公主与婆婆的关系向来紧张。太傅夫人又不敢真的把人得罪惨了,只敢暗暗地阴阳怪气,这却比明刀子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