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南熏坊遗臣忠心、刘洛阳被人讥讽(第2/2页)  明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坏国事者,必新都贼也!”
    虽然王琼心中大骂,但依旧如同学生听讲一般,老老实实看着杨廷和。
    并不是他畏惧杨廷和威严。
    以他吏部尚书的身份,要不是名声有点不好,指着杨廷和鼻子骂都没事。
    但眼下需要以国事为重,尽量避免节外生枝。
    “大王不走东安门,在文华殿受笺一事,虽不知殿下到底在何处受笺登极,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辈不可等事来临之后,再匆忙安置,倘使大王登极,首当其冲,便是年号,不知礼部可有准备!”
    年号一事,刻不容缓的事情,新君登基,改
    元建号。
    这是自汉武帝发明年号以降,都是这么干。
    尤其是明朝年号,要跟着一个皇帝一辈子,年号代表着新朝新气象,万万马虎不得。
    “礼部已有准备,如今拟定三个年号,一曰:‘明良’,二曰:‘绍治’,三曰:‘嘉靖’!”
    年号是礼部的事,作为礼部尚书自然当仁不让,当杨廷和询问之事,当即扔出三个年号。
    “礼部有心了!”杨廷和点了点头。
    他可是没有半点违心称赞,这三个年号都非常合适,可见礼部的用心,更加毛澄的管辖之下,礼部对于新君之事的重视。
    首先“明良”语出《尚书·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意思就是,明君臣良,天下太平,这是对于朱厚熜的希望,同样亦是表达诸臣非奸贼。
    第二个则是“绍治”,绍就是继承之意,说白了是继承明孝宗的弘治中兴,厘清眼下时局。
    第三个是“嘉靖”,语出《尚书·无逸》:「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不敢荒宁,嘉靖殷邦。」
    蔡沉集传曰:「嘉,美;靖,安也。嘉靖者,礼乐教化,蔚然於安居乐业之中也嘉靖者,和之达於政。」
    此言本为歌颂商高宗,武丁年幼之时,曾经长期居住民间,了解百姓疾苦。登基之后,励精图治,一改前朝敝政,从而创造出武丁盛世。
    嘉靖年号颇为符合眼下时局,也对未来的天子充满期望,希望朱厚熜能向武丁一样,成为一个明君。
    反正三个年号都是希望朱厚熜贤明,不要像朱厚照一般胡作非为,让群臣跟着受累。
    当然杨廷和夸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夸礼部在年号之事上用心。
    盖明朝年号撞车之事,简直不要太多。
    永乐年号,宋朝反贼方腊c十六国的前凉张重华c五代蛮人张遇贤皆有用过。
    天顺年号,在景泰七年钱塘江反贼李顺的年号便是天顺,元朝第七位皇帝元顺帝也是天顺年号,辽穆宗耶律景的尊号同样是天顺。
    至于朱厚照的正德年号,乃是西夏和大理两个割据政权,谁也想不到当年刘健怎么会想到,拟定这个年号。
    还有杨廷和不知道的,后面的朱载坖隆庆年号,那是越南陈朝睿宗陈曔用了5年的年号。
    朱由校的天启年号,元末红巾妖人徐辉祖c北魏元法僧c南梁萧庄c南诏劝丰祐都曾用过,最扯淡的还是李白那句“明断自天启”,满朝上下用了个不亦乐乎。
    针对这年号的事情,明末遗民林时对在其《荷牐丛谈·历朝年号考误》中,可是大势嘲笑了一番。
    “昔年孝庙崩塌,先帝登基,刘洛阳(健)拟正德号,马端肃(文升)公吏部考选之时,以‘宰相须用读书人’命题讽之。
    此事历历在目,礼部如何敢不用心?”作为礼部尚书的毛澄,这一刻终于感觉找回面子,略带自豪侃侃而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